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

ID:6298253

大小:8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9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_第1页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_第2页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_第3页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_第4页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支护防护措施(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坑支护防护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嘉居昊远绿城楼,总面积为: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下层地上层,总高度为米,建筑耐火等级为级,设计抗震等级为度。建筑工程等级为级,防水等级为级,耐火类别为一类,结构体系为结构。二、基坑坡度本工程基底设计标为了m,然而现有地面标高为-因此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应具有稳定的边放坡度,以免塌方和危害安全施工,确定挖土放坡应根据土质情况,现场大小和基坑深度而定,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环境,相邻道路及边坡地面荷载等,其坡度允许1:1,因此每边放坡m。依据地质资料,开挖情况对土质较好、地下水较低,采用

2、按规定允许坡度放坡开挖,无需支护。三、基础土方开挖注意事宜1、合理选择基坑程序,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机械工作面,考虑合适的机械开挖范围和标高,以免超挖而增加人工开挖量。应合理安排开挖程序,分段开挖,以提高挖土效率。2、做好挖土的组织管理与调度挖土方多机作业,连动化施工,应做好每一环节的组组织管理和调度工作,挖土方进度要求均衡进行施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卸土到指示地点。3、基础土方开挖可能影响邻近建筑物,管线安全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四、基坑开挖上下通道搭设1、基坑开挖应预先搭设稳固安全

3、的阶梯。2、随着开挖的深度,逐步用三大工具搭设并加防护栏杆,防滑条,避免上下时发生人员坠落事故。3、搭设上下通道,避开挖掘机回转半径以外,避开拉运土方汽车安全距离。4、工长、安检、施工人员经常检查上下通道是否安全、牢固,如发现立即加固。5、上下通道高度超过3m时,应设平台,垂直阶梯不宜超过60°。五、基坑开挖安全技术交底1、本工程属大型土方开挖,宜分两层开挖。2、为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雨水侵入基坑冲刷边坡,造成坍塌,施工前做好排水处理。3、依据地质资料,土质和开挖深度以1:0.0.33放坡。本土地基

4、土质相对较好,暂不设支撑,待开挖后,视实际情况再定措施。4、在基坑边,堆料或停放机具。2m以外推土,基高度不宜过1.5m基坑与附件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少于1.5,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5、挖基坑边时,不得在石头的边坡或贴近末加固的危房基地下进行,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观察上方土壤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松动,坍塌的现象应及时放坡或加固。6、开挖深度超过2时,必须设置两道(竖向间距不超过0.6m,高度1.2m)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挂红色标志灯,任何人严禁在深坑、陡坡下面休息。7、在雨季挖土方时,必须保持排水畅通,并应

5、特别注意边坡稳定,大雨时暂停施工。8、夜间开挖时,应尽量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照明。9、机械开挖时,边开挖边放坡,人工配合修整。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其他作业。10、土方施工中,工长、质检员、安全员及施工人员要经常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一旦发现情况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和加固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降水措施一、工程概况嘉居昊远绿城#楼施工涉及到深基坑开挖,开挖深度在5.0~10m之间。二、方案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1、《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HT07-07-07);。三、周边环境状况1、相邻建筑物情况——周围无建筑;2、暂无地下管线记录。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原位于山坡,陡缓不一。2、基础土层情况:细砂、中砂、细圆砾土、粉质粘土、变质砂岩。3、含水层类型、渗透性等性质描述:影响本本工程施工的主要为承压水,赋存于细砂及以下细圆砾土中,渗透系数按经验值2m/d计。五、地下水控制设计1、水位降深基坑

7、中心处水位降深:式中:s——要求降低的水位(m);D——基坑开挖深度(m),D取9m;dw——地下水位埋深(m),为5m;sw——降下后的水位与基坑底距离(m)为4m。计算得s=8.0m2、影响半径估算轻型井点降水的影响半径:式中r——井点降水的影响半径(m);s——要求降低的水位(m),取8.0m;K——渗透系数,取2m/d。计算得r=113m。3、等效半径=0.29(l+b)式中:——假想大井等效半径;l,b——基坑的长(47m)、宽(17m)。计算得r0=18.6m。4、承压—潜水非完整井每天总涌水量Q=

8、2.73k*MS/(LG(1+R/))式中:Q——涌水量;K,r,——同前;M——含水层厚度,取11.5m;计算得Q=591m3/d。5、单个管井(3.5寸小井)抽水量式中:qo——单个管井极限抽水量;rs——管井内部半径(cm),取30cm;l——水入滤水管高度(m),取1m;计算得qo=142m3/d。6、管井数量n=1.1*Q/qo式中:n——井点管数量;计算得n=4.6根,取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