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97598
大小:45.8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9
《三峡大学水利工程优势学科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峡大学水利工程优势学科简介三峡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形成于1978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开办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水利工程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目前本学科研究领域已涵盖了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等4个二级学科。其中,水工结构工程专业1996年招收并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查,2001年列入湖北省重点学科及“十五”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点。在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学科点设有“楚天
2、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该学科在高坝设计理论及应用、水工建筑物施工优化及反馈设计、生态水利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优势与特色,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团队:目前,本学科团队拥有教学科研人员67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9人,博士学位教师26人,硕士学位教师19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5人;有“楚天学者”、三峡学者“特聘教授7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科研基地:该学科依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
3、省重点实验室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水利水电行业的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6人。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7192平方米,重大仪器设备281台套,设备总值达到1793万元。学科带头人:刘德富,男,1962年出生,博士生导师,教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及生态水利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著)近百篇(部),其中有27篇被EI及ISTP等收录,承担和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7项,横向
4、项目30余项,有1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电力工业部、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李建林,男,1961年出生,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北省“111人才工程”人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委员,国际地质与环境协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岩石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学报》、《地下空间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审会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学科评审专家,湖北
5、省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1项。建设成就:近五年,本学科累积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9部,发表学术论文691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99篇;承担科研项目74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9项,获得科研经费5214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78亿元。建设目标:今后五年,造就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
6、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科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产-学-研渠道,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成为博士点学科。通过今后五年的建设,本一级学科将在服务于国家、行业、地方等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必将在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三峡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优势学科简介三峡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地质灾害、水灾害和结构抗震减灾研究的单位之一,地质灾害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成立的原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获得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授予
7、权,是湖北省最早获得该学科硕士授予权的单位,2001年获批湖北省立项建设重点学科,2004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2006年所在一级学科“土木工程”获得湖北省重点学科,同时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成为湖北省拟增第四批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科团队:目前,本学科团队拥有教学科研人员9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1人,讲师17人,博士学位教师26人,硕士学位教师16人,博士生导师4人;有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厅创新团队3个,教育部优秀创新人才1人,楚天学者、三峡学者特聘教授4人。学科基地:本学科依托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
8、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电公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充分发挥了我校地处三峡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