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

ID:62969776

大小:14.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7-18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_第1页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_第2页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_第3页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_第4页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重诲,应州人也...阅读附答案:安重诲应州人也翻译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遣使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

2、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侍讲、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士。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朝廷议置相,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他日议于上前,上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

3、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诲用事用事:任意行事B.吾欲面讯之面讯:当面讯问C

4、.以备应对应对:应答,对答D.臣既以不学忝相位不学:没有学问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B.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C.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D.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

5、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重诲聪慧敏锐,谨慎尊敬。但心胸狭窄,他与李从珂饮酒争吵,记恨在心,多次在明宗面前说李从珂的坏话。B.安重诲深得不识字的后唐帝信任,但他也不能通晓朝廷全部的事情,于是设立端明殿学士,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C.安重诲好多事情都听孔循的话,由于孔循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道朝廷官员的品德才能。安重诲向皇上推举的宰相人选崔协就是孔循举荐的。D

6、.任圜反对崔协做宰相,认为他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怕被天下人笑话。安重诲就在朝廷上同任圜商量,让崔协暂作备选人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5分)(2)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5分)答案:4.【答案A】(用事:执政当权)5.【答案B】6.【答案D】(私下里商量)7.【参考答案】(1)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重要机密(或职位或机构),现在的事情还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

7、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道的。(“徒”“典(掌管)”“枢机”各1分,句意2分)(2)李琪不是没有文才(或学问或才华),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有器量的人,这样才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或者成为……典型或者做……楷模)。(“文学”“但”“仪刑”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年轻的时候侍奉明宗,为人聪慧敏锐,谨慎尊敬。以前,后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与安重诲曾在饮酒时争吵,李从珂殴打安重诲,安重诲始终记恨他。到此时,安重诲掌权用事,当时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多次在明宗面前说他的坏话,明宗不听。安

8、重诲便假造明宗意旨,谕令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驱除他。这一天,李从珂出城检阅战马,杨彦温领兵关了城门,拒绝让他进城。李从珂命人扣门,质问他说:“我待你很厚重,你怎么能这样做?”杨彦温回答说:“我彦温不敢对您负恩,我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李从珂暂驻扎在虞乡,派使者把状况向朝廷报告。明宗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能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