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81072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8
《52尾矿库安全运行管理制度6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目的与适用范围1.1为加强尾矿库的安全运行管理,有效控制尾矿库各类风险,对尾矿库安全运行管理职责、工程程序与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狮凤山铜矿。2引用文件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2.2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2.3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2.5AQ2007.5-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3术语与定义3.1尾矿坝:贮存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坝体构筑物,一般指初期坝和堆积坝。3.2堆积坝:生
2、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充填堆筑而成的坝。3.3上游式(尾矿库筑坝法):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3.4滩长:由滩顶至库内水边线的距离。3.5最小干滩长度:设计洪水位时的干滩长度。3.6滩顶: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的最高点。3.7沉积滩: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常指露出水面部分。3.8总坝高:与总库容相对应的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坝高。3.9安全超高:尾矿坝沉积滩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3.10最小安全超高:规定的安全超高最小允许值。3.11堆坝高度或堆积高度: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
3、顶的高差。3.12尾矿库安全设施:直接影响尾矿库安全的设施,包括初期坝、堆积坝、排渗设施、尾矿库排水设施、尾矿库观测设施及其他影响尾矿库安全的设施。1职责4.1工程测绘部4.1.1负责尾矿库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尾矿库排放与筑坝、水位控制与防汛、渗流控制、尾矿库防震与抗震及尾矿作业现场技术管理等。4.1.2负责坝体位移、沉降及浸润线等监测。4.2工程管理部负责尾矿库防洪工程、子坝、公路等的工程建设施工监督管理,同时负责预结算工作。4.3安全生产部负责尾矿库安全运行监督管理工作。4.4选厂协助尾矿库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2
4、管理内容与要求5.1尾矿排放与筑坝5.1.1尾矿输送系统包括尾矿浓缩池、砂泵站、尾矿输送管道等设施。5.1.2尾矿排放与筑坝,包括岸坡清理、尾矿排放、坝体堆积、坝面维护和质量检测等环节,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作业计划精心施工。5.1.3在坝前放矿,不得随意从库后放矿。5.1.4按顺序均匀放矿,放矿支管至少有两处同时工作,主管尾端应经常保持开放。尾矿排放要求达到:沉积滩面均匀平整,沉积滩必须有足够的安全长度,放矿浆的流量和浓度应保持稳定,以保护初期坝上游坡及反滤层免受尾矿浆冲刷,应采用多管小流量的放矿方式,以利于尽快形成
5、干滩面,并采用导流槽或软管将矿浆引至远离坝顶处排放。5.1.5放矿口间距、位置、数量、放矿时间、移动周期与距离,应按设计要求和作业计划进行操作,放矿过程中应避免滩面出现侧坡、扇形坡或细粒尾矿大量集中沉积于某端或某侧。尾矿坝滩顶高程必须满足生产、防汛要求。5.1.6尾矿滩面及下游坡面上不得有积水坑,在沉积滩内不得埋有石块、废管件、支架及支模板等杂物。5.1.7尾矿坝堆积坡比不得陡于设计规定,每一期堆积坝充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按坡处理,按坡清理应作隐蔽工程记录,经主管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充填筑坝。5.1.8每期子坝堆筑完
6、毕,应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记录需经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主要检查内容:——子坝剖面尺寸,长度、轴线位置及边坡坡比;——新筑子坝的坝顶及内坡趾滩面高程、库内水位;——尾矿坝质量。5.1.9坝外坡面维护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视具体情况选用以下维护措施:——坡面修筑人字沟或网状排水沟;——坡面植草或灌木类植物。5.1.10当坝坡出现冲沟、裂缝、塌坑和滑坡等现象时,应及时妥当处理。5.2水位控制与防汛5.2.1修筑库内排洪沟、坝面排水沟及下游排洪道,详细检查排洪系统及坝体的安全情况,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确保排洪设施
7、畅通,库内设清晰显目的水位观测标尺,标明正常水位、警戒水位和紧急水位。——各子坝的排水沟、溢洪塔(道)应经常进行检查,保持畅通,如有杂物应及时清除,以免堵塞。雨季等特殊情况应加强检查,密切注意水位上升速度。——应经常检查排渗井水位及水质情况,子坝坝面及初期坝浸润线的情况,发现跑跑浑等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5.2.2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气象预报,确保尾矿库道路、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可靠和畅通。5.2.3洪水过后应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库内水位,防止连续降
8、雨后发生溃坝事故。5.2.4尾矿库排水构筑物停用后,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时封堵,严禁在排水井井筒顶部封堵。5.3渗流控制5.3.1尾矿库运行期间加强观测,特别是汛期,注意坝体浸润线埋深及其逸出点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状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5.3.2当坝体浸润线超过控制线,应经安全技术论证增设更新排渗设施。5.3.3当坝面或坝间出现集中渗流、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