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民族研究文集·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卷-张海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民族研究文集(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卷)张海洋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民族研究文集·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卷/张海洋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6ISBN7-81108-167-9Ⅰ.民.Ⅱ.张.Ⅲ.①民族学—文集②民族学—中国—文集Ⅳ.C95-5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41465号民族研究文集·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卷主编张海洋责任编辑张山封面设计马钢工作室出版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电话:68472815(发行部)传真:
2、68932751(发行部)68932218(总编室)68932447(办公室)发行者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印刷者北京宏伟双华印刷有限公司开本880×1230(毫米)1/32印张:20.25字数510千字印数2000册版次2006年6月第1版2006年6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7-81108-167-9/C·69定价42.00元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民族学社会学教材与研究丛书总序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顶尖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
3、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系,20世纪90年代扩大为民族学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名称和建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她致力于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该院毕业的民族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栋梁之材。同时出版了大量在国内影响巨大的专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文集,林耀华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宋蜀华的《民族研究文集》、陈永龄的《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
4、),还出版了全所历年研究成果的论集《民族研究论文集》。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几十年来,这已成为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几代人的学术传统。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毕竟是一个自西方传来的学科,在中国发展历史较短,几十年来又多次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所以与我国一些传统的老学科相比,中国的民族学无论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都是一个比较年轻、比较薄弱的学科。因此,今后本学科的重点是加强民族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为此,我们认为需要长期坚持两个方面的工作:一、积极了解和借鉴国外学者有关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这就要求我
5、们既要翻译、介绍国外一些经典的名著,又要随时掌握国外研究的动态,将其最新的代表性作品翻译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和同行。二、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继承我院50年来的传统,坚持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实地调查,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总结,为建立独树一帜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而努力。我们认为有必要使我们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并且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我们的教材。因此,我们于2000年成立了“民族学教材与研究丛书编委会”,目的是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为基础,系统地编辑出版民族学专业的教材和以实证性研究为
6、主的专著、调查报告和论文。编委会将重点支持以下内容的教材和著作:1..民族学专业主干课和紧缺的必修课教材。2..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的专题研究著作。3..国外民族学名著或前沿理论与方法的译著。4..有重要学术资料价值且规范的田野调查报告。5..本院教师实证性研究的论文集。我们要求教材的编写者,应具有多年讲授该课程的资历,并且发表过有关的研究论文。我们要求丛书中的教材和论著应参考并引用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与国际学术界对话。我们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本套丛书能够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50年学术传统的发扬光大,为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和中国民族学在国际学术界中较
7、高地位的确立做出贡献。杨圣敏目录费孝通先生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先见者的智慧............杨圣敏(1)论学术研究的综合性取向———从潘光旦先生学术生涯谈起......王建民(5)宋蜀华先生对中国民族学理论的探索..王庆仁马丽娟(21)民族志的特点与方法.............杨圣敏(40)费孝通类型比较法的理论与实践........包智明(58)人类学调查研究中定量方法的应用.......包智明(78)计算机给中国民族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陈长平(84)民族学人类学的人口研究...........陈长平(91)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及N院的空间分析.
8、....陈长平(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