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福建 蒋老师.doc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福建 蒋老师.doc

ID:62588836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13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福建 蒋老师.doc_第1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福建 蒋老师.doc_第2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福建 蒋老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福建 蒋老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  蒋小平【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危峰兀立”、“形态万千”、“波澜壮阔”、“连绵不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2、学习表现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四、自读课文五、讨论1、

2、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2、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六、学习第一段1、齐读。2、比较“观赏”与“观看”的不同,说说课文用“观赏”而不用“观看”的原因。3、“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七、学习第二段1、指名朗读。2、概括段意。3、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4、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5、讨论: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漓江水的特点的?6、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7、齐读。第二课时一

3、、学习第三段1、指名朗读。2、默读:边读边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3、讨论:这一句是怎样表现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及几个比喻的含义。)4、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5、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6、齐读。7、小结: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现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二、学习第四段1、指名朗读。2、解释“画卷”的意思,进而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连绵不断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4、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三、总结全文1、指名口头描述桂林山水这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联系课文、对照图画、发挥想象、突出特点)。2、概括中心思想。3、了解写作特点:⑴先总提,再分述,最后综合的结构。⑵抓住景物特点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板书设计】桂林山水静:感觉不到在流动漓江水清:看见江底的沙石绿:仿佛无瑕的翡翠甲天下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桂林山秀:色彩明丽倒映水中险:危峰兀怪石嶙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