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

ID:625477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8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_第1页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_第2页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_第3页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防汛信息化”成为水利工作者热议话题之一。本文介绍防汛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对策,以为信息化建设在防汛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参考。【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防汛;问题;对策1、防汛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防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包括防汛、抗旱、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资源水利提升的重要手段。由于近几年的天气变化频繁,部分上游地区现已修建许多大型拦截水库,水源已基本没有,水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日益成为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

2、要工作。实践表明,也只有通过加速防汛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确保城市防汛安全,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优化调度好现有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实时调整,实现对洪水迅速而准确的预测、控制、处理与利用,促进雨、洪资源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2、存在的问题2.1应用系统开发滞后4目前,天津市各地防汛信息化建设中信息采集存在不足,只有水文信息采集相对比较完整,加之采集技术缺少统一的标准,导致应用时可靠性、精度等无法满足要求。水利工程视频实时监控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工程险情、灾情、旱情等信息的自动采集仍然没有启动。应用系统开发相对滞后,存在信息采集数据不全,应用比较分散,系统互联互通困难等问题[1]。

3、同时,局域网一般是由招投标进行外包单独开发,缺乏统一的设计、验收标准,造成应用系统后续开发滞后。2.2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困难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进。不能将信息化建设看作是阶段性的工作,否则就会造成系统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变成华而不实的“花瓶项目”。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必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天津市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制约因素,如数据中心和基本数据库建设滞后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2]。2.3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区域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认识不一致。有的区域领导对水

4、利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加之区域经济发展慢,成为影响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同时也不利于全市水利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发挥;有的区4域领导对此比较重视,积极通过自筹资金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自主开发应用系统,为防汛抗旱作提供有效服务[3]。2.4防汛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由于多年来未发生大水,人们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认识不足,对防汛抗洪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不能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上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人们的水患意识,提高其防御水灾害的综合能力,改变其对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的观念。3、建设对策3.1加

5、强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水利信息资源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虽然已积累一定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资源较分散,无法成为公共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为此,必须大力实施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防汛信息化公共性质决定了其传播范围越广,效用越会得到延伸。基于此,应推进水利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水利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项目,早日实现统一平台、互联互通、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同时,加强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推进水行政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供水节水等水利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3.2规范建设标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4基

6、于国家和天津市有关信息技术标准,对地方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行逐步规范。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健全天津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好在建、续建工程建设,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遵循“先设计,再招标,后开工”的程序,规范运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加快水利电子政务、灌区信息化和水资源实时监控等应用系统建设。参考文献[1]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初探及进展[J].中国水利,2009(8):8-10.[2]邓坚.水利信息化推进“八大重点工程”[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9(10):46-47[3]胡四一.“金水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J].信息化建设,2012(

7、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