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

ID:62534928

大小:68.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12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_第1页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_第2页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_第3页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_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赏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楼前柳,憔悴几秋风《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意思

2、赏析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拢。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译文梦中来到曲折幽深的花园里,树枝繁茂好像无路可走了。绕过回廊,突然看到心上人站在绿纱窗影下,美如一朵玉芙蓉。两人的情话还未说完;晓钟已经敲响,这着实令人可恨。怀着痛苦和感伤的心情洒泪分手,那清冷的月光斜照在小窗户上。可是好梦不长,往事又是那样令人沉重。一觉醒来,眼前只有两只金缕枕头,身边那半床空荡荡的。所思念的人

3、远在京城东边的临水小楼上,河上有一座小桥。楼前的杨柳已经历了几度秋风,心上人也经历了几番失望和憔悴。作者:佚名此词抒写情侣离别相思的情怀。整首词化景物为情思,语弥淡而情弥深。写与恋人离别相思之词,方回还有《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一首。男主人公在抒发了初别的痛苦之后,曾经无限哀怨地发出良4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的感慨。这首词则是写别后经年,相思成梦,梦回凄凉的真实情景。一为设想,一为现实,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恋之人的诚挚深情。第一句疑字用得极妙。这个疑,当然是男子之疑,然而

4、细细推敲.却又不似现实中之疑。因为心上人所居之花院,即使是深;也决不会无路可通,所以,它应该是梦中之疑。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鹅鸽天小令尊前见玉箫》)。相别日久,朝思暮想,以致因情生幻,灵魂出窍,在梦中跋涉千里,来到了过去曾经和心上人欢会的旧地。夜阑人静,月明星稀,看着那花木繁茂,曲折幽深的花园,不禁产生出近乡情更怯般的疑虑:这一次相会是否能够如愿呢?是不是会有人从中作梗呢?这种种忐忑不安的测度借疑无路通表现出来,真是写得迷离悄恍,像煞梦境。第二句重点在芙蓉上。《西京杂记》卷二说卓文君姣

5、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以后有芙蓉如面柳如眉(自居易《长恨歌》)、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荚蓉(李殉《临江仙莺报帘前暖日红》)等句,都是以芙蓉来喻美人,这里也是这种用法。方回在芙蓉之上加以玉字,前面又限以碧纱窗影下之绝美环境,真是形神俱现,呼之欲出。主人公拂柳穿花,孑孑前行,刚刚绕过那幽雅的回廊,已经看到心上人伫立在如梦如幻的朦胧碧纱窗影下,似玉琢芙蓉,娘娩婷婷,顾盼生辉,笑颜以待。玉人之俊秀,一见之乍喜,俱在不言之中。第三句写良夜何其,欢娱很短。正当两人意惬情浓、热烈缠绵4之际,东方已白,晓钟发

6、动,这不能不使人产生偏恨的感慨。句首的当时,应是既指今梦,亦指昔时,是梦亦真,是虚亦实,动荡变幻之中,语语沉着,令人神伤。第四句写分别。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在晓钟的声声催促之下,两人在户外执手依依,洒泪相别,那清冷的月光斜照在帘板之上,更增添了别离的痛苦和感伤。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使上片的欢会在一派凄凉的氛围中结束。过片健笔陡转,将上片一笔喷醒。沈祥龙《论词随笔》谓:词换头处谓过变,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前虚则后实,前实则后虚,过变乃虚实转报处。这一句即承上

7、启下,由虚入实。宋玉《高唐赋》谓楚怀王与神女在梦中相会,故词句以楚梦借指上片的情事。蓦然惊觉,梦冷踪沉。残月残烛,空虚寂寞。眼前精心绣制(也许即为心上人亲手所绣)的金缕双枕,反衬出他此时的孤独;身边空荡荡的半床鸳被,更使他黯然销魂。这两句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是全词的词眼所在。结拍两句,又化实为虚,从对面写起。男主人公这时正远在天涯,而他所恋的女子却远在京城东边一角。由上句的双枕、半床,很自然地联想起对方对自己的思念。不过词人并没有像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那样直接去写对方,而是以楼前杨柳几度

8、秋风、几度凋零来暗示女方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的失望和憔悴,赋情于物,亦物亦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4这首词上片写梦中相会,是虚;下片写梦回凄凉,是实。然而词人于虚中处处用实笔,使上片虚而若实;于实中却化实为虚,使下片实中有虚。特别是词的结拍,由己推人,代人念己,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对床夜语》),语弥淡而情弥深。所以无怪乎陈廷焯对《东山词》至有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之赞叹。《宋词选释》评日:此词由窗下而分携、而沈躅,层递写来,渐推渐远。结处秋柳、城东,寄怀

9、更远,觉情韵弥长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