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

ID:62533580

大小:61.5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5-12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探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探测学第一章:绪论1.大气探测的定义: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测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了解大气内部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变化。大气探测通常分为近地层大气探测和高空大气探测。2.大气探测原理分为:(1)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2)遥感测量: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3.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大气探测资料

2、应具备: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来衡量。(1)。代表性:探测值能够代表一定空间范围和时间段的平均状况,分为空间代表性和时间代表性。(2)准确性:反映测量值与真实状况误差大小的程度。(3)可比较性:是指不同测站和不同时间的测量值能进行比较。4.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1)准确度一一仪器的测量值(已做各种订正后)与真值的符合程度。(2)分辨率一一导致一个测量系统响应值变化的最小的环境改变量。(3)稳定性:指仪器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率。(4)灵敏度:仪器的灵敏度就是它的示度在被测

3、要素改变单位物理量时所移动的距离、旋转的角度或显示输出量的大小。(5)惯性一一仪器的动态响应速度。第二章:云的观测[云的概念: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底部不接触地面。2.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和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云的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上进行3.通常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3族、10属、29类。低云族包括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和雨层云五属。一般云底

4、高度V2500米。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产生降水,雨层云常有连续性降水,积雨云多阵性降水,有时降水量很大。中云族包括高积云和高层云两属。中云由水滴、过冷水滴与冰晶混合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5000米之间。高层云常产生降水。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和卷积云三属,云底高度>5000米。(具体分类,特征,相似云判断在书本23页到32页)4.形成云的基本过程: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过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水汽要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而形成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水汽凝结核,二是要有水

5、汽过饱和,二者缺一不可。大气中一般不缺乏凝结核,因此,形成云的最关键问题,还在于应有水汽的过饱和。波状云和荚状云的形成机理也要掌握。5.云量的观测: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和低云量。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成数,低云量指天空被低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1)总云量的观测: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见青天,则记10一;云占全天十分之一,记1;云占全天十分之二,记2;其余依次类推天空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十分之零点五

6、时,总云量也记0(2)低云量白观测:观测低云量的方法与总云量同.6.云高的观测:云底距测站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云高。实测云高的几种方法:1)气球测定云高:用已知升速的氢气球或氮气球,观测其进入云底(气球开始模糊但未最终消失的点)的时间,乘以气球升速求得。(2)云幕灯测定云高:夜间利用云幕灯灯光垂直照射云底,形成一个明显的光点,在距云幕灯已知水平距离的观测点,用仰角器瞄准光点,测得仰角值,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原理,求算出云高。(3)激光测云仪测云高。第三章:能见度的观测1.定义:能见度是能够看到周围景物的程度,指具有

7、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的最大距离。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立所谓“能见”,在白天是指能够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在夜间是指能清楚地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凡是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认不清其形体,或者所见目标灯的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都不算“能见”。3.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大气透明度;目标物和背景的属性;眼睛的视觉性能4,视亮度对比是指目标物视亮度和背景视亮度之差与两者中较大的一个值之比视亮度对比值越大,越有利于人眼从背景中识别出目标物。5.我们把人眼能从背

8、景上区分出目标物的视亮度对比的最小值称为“对比视觉阈”,用e来表示。当KAe时,目标物能见,否则,目标物不能见。对于正常视力的人来说,e的平均值约为0.026.气象光学视程(MOR定义:指白炽次T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7.能见度测量方法分为能见度目测法和能见度器测法》8.能见度目测法在白天采用水平能见度,夜间采用灯光能见距离。(水平)白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