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592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牛庄东缘沙四段成藏规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牛庄东缘沙四段成藏规律探究 【摘要】通过对牛庄东缘沙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类型进行分析,对其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工区内的油气成藏规律。通过研究,油藏成藏主要受压力和构造、储层匹配关系双重控制;并利用储层预测技术,在研究区内发现多个有利目标区。【关键词】牛庄东缘;成藏特征;压力特征1.油气成藏特征分析1.1油源分析研究区处于东营凹陷牛庄洼陷东坡。东北与广利断裂鼻状构造带相接,东南与陈官庄-王家岗断裂阶状构造带相邻,有利勘探面积约200km2。东营凹陷的生油洼陷主要有沙三段和沙四上亚段两套生油岩,两套生油岩分
2、布广泛,厚度大,且埋深大多超过了生油门限深度,可以向储集层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本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单油源、多油源成藏的有利条件。根据多期成油理论(主要有三期:东营组沉积的中后期、馆陶期、明化镇中后期),这使本区整个晚第三纪以前形成的各类圈闭都有聚油的机会。针对本区特点主要是寻找岩性、构造与生储盖搭配关系好的有利圈闭进行勘探。1.2储盖组合6本区生油岩有沙三段生油岩、沙四段生油岩,而Wg1潜山的油源包括孔二段生油岩,但也不排除中、古生界等深层油源。沙三段生油岩它以深灰色块状或厚层状泥岩及油页岩等组成[1]。沙四
3、段生油岩,由于沙四段沉积环境的特殊性,沙四晚期在广阔的水域沉积了较厚的油页岩,泥岩夹薄层灰岩,它是沙四期主要的生油岩。该区发生多次的海进、海退、地壳的生降运动,具有多套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因此该区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1.3油藏类型解剖在研究区油气成藏类型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和构造-油藏两种油藏类型,为了进一步明确牛庄东缘沙四段成藏特征,对典型井进行解剖,划分了“非油即干”区域,即岩性控藏区,区域之外为构造和构造-岩性控藏区。通过分析,该区成藏有以下特点:(1)研究区北部地区以纯上5砂组油藏为主,而南部的W126-W
4、X119地区以纯上6和纯下1砂组油藏为主,其西部的W75井区储层欠发育。(2)沙四纯上5、6砂组,在牛庄东坡W58地区,以W58井为例,在沙四纯上5砂组试油,不含水,油藏“非油即干”,为岩性油藏,在丁家屋子东地区,以WX119为例,在沙四纯上6砂组试油,油层含水,为构造-岩性油藏,向东到青南洼陷,油藏又为“非油即干”,岩性控制成藏。62.成藏主控因素2.1油气成藏分析对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进了分析地层压力、储层物性以及输导条件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对油气成藏要素进行的分析,发现地层压力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作用,从统
5、计结果看,成藏岩性体压力系数大于1.2的占总数的72%。通过对实钻井储层物性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孔隙度下限为14.5%,渗透率下限为0.95×10-6μm3。除此之外,进行的油源对比显示沙三油气主要来自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沟通烃源岩的断层和后生断层对油气成藏起着重要作用。(1)由砂、泥岩间差异压实所产生的瞬时超压和泥岩生烃所产生的超压是泥岩中含烃流体向砂岩透镜体充注的主要动力。由于差异压实所产生的超压主要发生在成岩初期,埋深一般小于2500m,此时烃类生成不多,泥岩孔隙中含油饱和度还很低,很难达到油-水两相运移的
6、饱和度,虽可使地层水发生流动,但对油气相的直接充注贡献不是很大。由生烃作用所产生的超压与油气大量生成同时发生,且贯穿在整个生烃的晚期成岩阶段。因此,地层压力对油气充注的贡献较大。(2)砂体的孔、渗物性越好,不仅可以为烃类聚集提供更大的空间,还可以使烃类6更容易充注、更容易富集形成高充满度的油气藏。相反,若砂体很致密与四周泥岩物性的差异越小,则不仅烃类难以充注,就是进入砂体的烃类也很难富集形成商业性油气藏。若砂体的孔、渗物性相对优于泥岩上、下相邻的砂岩层时,则将有利于烃类更多地向砂体充注。通过对实钻井储层物性的统计分
7、析,确定了孔隙度下限为14.5%,渗透率下限为0.95×10-6μm3。(3)一般认为,油气聚集期停止活动的断层,特别是停止活动时间较长的断层,多数情况下对油气起到封堵作用;而在油气聚集期尚活动的断层通常具有开启性,使油气沿断层通道由深层向浅层运移。通过进行油源对比,显示沙三段油气主要来自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沟通烃源岩的断层和后生断层对油气成藏起着重要作用[2]。2.2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牛庄东缘地区沙四段储层北部以纯上5砂组储层为主,南部以纯上6砂组藏和纯下1砂组为主,沉积类型为深水浊积扇和滩坝砂体,储层厚度大,
8、断层控为主;储层厚度小,岩性控藏为主,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本区成藏主要受压力、构造与储层的匹配关系双重控制。2.2.1压力特征分析6通过对研究区沙四段压力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在牛庄东坡以及以东的青南洼陷压力系数大于1.2,为超压发育区,油气成藏受岩性控制;在王家岗构—广利构造带上,压力系数在1.1-1.2之间,为常压发育区,油气成藏受构造-岩性控制。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