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子动理论.doc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

ID:62455162

大小:1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7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_第1页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_第2页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_第3页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_第4页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分子动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直径数量级是m.①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分子间隙很小,所以分子可简化为紧密排列的球模型。分子体积的计算:(适用于固体、液体分子体积的计算)。分子直径的计算:由求出分子直径油膜法测分子直径:,V是油滴体积,S是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②对于气体来说,分子间隙较大,分子不能视为紧密排列的球模型,在估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时常采用立方体模型。由可以算出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体积(立方体),由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间距。(2)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kg.分子质量的计算: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

2、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合力叫分子力.(2)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①r=r0时(约几个埃,1埃=10-10m),F引=F斥,分子力F=0.②r<r0时,F引<F斥,分子力F为斥力.③r>r0时,F引>F斥,分子力F为引力.④r>10r0后,F引、F斥迅速减为零,分子力F=0.互动探究例1.一艘油轮装载着密度为9×1

3、02kg/m3的原油在海上航行,由于某种事故使原油发生部分泄漏,设共泄漏出9t,则这次事故造成的最大可能的污染面积约为A.1011m2B.1012m2C.108m2D.109m2例2.下面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C.将打气管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这时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例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kg/mol,该物质的密度为ρkg/m3,则下列叙述中

4、正确的是A.1kg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B.1kg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C.该物质1个分子的质量是kgD.该物质1个分子的体积是m3﹡例4.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大气层厚度为h(可认为大气层厚R<

5、热运动B.水分子在做激烈的热运动c.水分子与花粉颗粒的大小相差不多D.水分子之间有分子力作用2.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A.甲、乙两分子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C.甲分子旋转的周期一定小于乙分子旋转的周期D.甲分子的动量大小和乙分子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3.液态二氧化硫的密度是1.4×103kg/m3.标准状况下气态的二氧化硫的密度是2.9kg/m3.试估算气态二

6、氧化硫的分子间距约为其分子直径的几倍?达标训练1.下面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B.NA=6.021023/mol表示1mol任何分子中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C.显微镜里看到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mol,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是ρkg/m3,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是ρNB.1m3铜所

7、含原子的数目是ρN/M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ρ/Nkg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ρNm33.两个分子甲和乙,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则()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开始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D.开始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4.关于分子动理论,有以下说法①把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也变黑,证明分子在不断扩散②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证明分子间有间隙③大风天看到风沙弥漫、尘土飞扬,这就是布朗运动④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固体小颗粒的撞击引起的,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