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466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工业工程领域,在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动了绿色照明电路的发展。绿色照明不仅能够节省电力,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绿色照明技术。【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绿色照明节能环保经过多年的发展,绿色照明已经从开始的一个简单的概念衍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包括了照明节电、环境保护、改善照明质量和发展电子产业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的大工程,成为所有国家的一个努力的方向。我国,也是积极参与,推出了用高效率照明器具代替传统的照明工具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行动。
2、1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应用分析虽然现在国际上的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想要改变传统的照明器具,实现绿色照明,依然只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改变电路,另一个就是改变光源。1.1改变电路5我们常用的电灯,如荧光灯、霓虹灯、卤素灯、金卤灯等,这类灯都属于气体放电灯,它是一种负阻性电光源,想要使这类灯正常稳定的工作,需要在灯上安装一个限流装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镇流器。过去我们经常使用是老式的电感式镇流器,它是一种陈旧的镇流器,应用在荧光灯上工作的时候存在着散热困难、效率低、有频闪的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电子技术得到发展,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改变了照明电路之后,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高频交
3、流电子镇流器它是由两个基本的高频变流电路和负载谐振电路功能单元组成,一个保证在高频状态工作,一个实现启动和限流等基本功能。整流电路将工频交流变为脉动直流,通过高频逆变电路将直流量逆变为高频交流,然后高频交流通过负载谐振电路向荧光灯供电。而由于随着电路的改进,寿命久、光色好、使用方便、光效高的荧光灯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克服,所以逐渐取代了使用寿命短、光色差、光效低的传统的白炽灯,成为新的大众照明器具。1.2改变光源这些年来,无数人都在为了寻求新的适合照明的光源而不屑努力,而在这些被发现的新型光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光纤照明技术的研发。5光纤是一种柔性的导光体,早期主要用在建筑导光方面,而
4、随着光纤照明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扩展到了各个领域,被广泛用于医学、科研、工业、景观、建筑物立面照明、公共区域引导照明、室内外水下照明等方面。光源在经过反射器反射后,会产生一束平行光,然后这束平行光会接着经过滤光器,变成了一束彩色的光。然后这光束再进入光纤,这束彩色光就随着光纤的传播路径被送到预先设定的位置。而要得到这平行光束,一般情况下,发光点一定要尽可能的小,最好是点光源,这样才能够得到理想的光束。所以,传统的照明器具相比,光纤照明的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具有个性色彩,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对光的不同需求。而且,光纤照明的出射光线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不发热,不带电,不会伤害被照物体,完全
5、符合绿色照明的核心理念。2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施行绿色照明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关就是对于电子镇流器的控制,电子镇流器所含的谐波成分相对比较大,这是它的一个现在还无法有效解决的缺陷,它能够对电网造成污染,打破电网的三相平衡。如果大量的电子镇流器一起工作,很容易造成诸如跳闸、打火或相互干扰的电子现象,会直接毁坏电子镇流器,甚至引起火灾危害。因此,在施行绿色照明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电子镇流器所产生的谐波。5当前,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共有三种,一是设计有效的校正补偿装置,提高电路功率因数,降低谐波成分,避免上述危险的出现。二是加定量电感的混合式镇流器,推出高功率因数低谐波成
6、分的混合式镇流器,对于绿色照明的实施非常有利;三是开发有源滤波器,有效地降低谐波成分。3绿色照明电路的发展前景可以说,绿色照明电路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来自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能源消耗的降低以及成本的缩减,都要靠电子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就拿国外的绿色照明电路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外电子镇流器中存在的功率因数、谐波含量、灯外预热、异常保护、抗电网高峰电压和工作寿命等主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向小型、集成、多功能、多样化、程控系统化发展。而我国电子镇流器的发展跟国外还有这一定的差距,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也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性能指标差,可靠性差。所以,我国的电子镇流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其未来的发展
7、方向也必定将向着通用化,智能化,集成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应用和发挥电子技术的功用。4结束语随着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在不久的未来,绿色照明电路中现在所存在的问题一定会一一得到解决,使“绿色照明”这项国际化的工程完美竣工。参考文献[1]王建军白色LED光源电路设计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2006(4).[2]5全国民用编写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