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332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关于校企合作农机培训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校企合作农机培训模式探索 [摘要]农机培训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和农机生产企业是农机培训的中坚力量,校企合作既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机培训,也可以给合作双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词]农机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08-01吕湘江(1972-),男,江西峡江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和机电一体化。杨细莲(1978-),女,江西樟树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一、
2、农机培训的现状自2004年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樟树市农机局统计数据:2009-2012年共购置各类农机具244718台套,呈几何倍数增长。机耕作业率达98%,水稻机收作业率达88%,水稻机插作业率达25%。农机手38250人,获得农机驾驶证的308人。5农机培训形式多样,取得良好成效。目前,针对农机技术推广的培训很多,如农技人员培训、创业人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驾驶员培训、农机操作职业鉴定、农机技术推广活动、科技下乡等。形式多样,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技术人员,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也应清
3、楚地看到,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机操作员没有受过专门的农机培训,这些人法律意识淡薄,农机操作技能比较低,致使时常出现无证操作、无牌照行驶、超载、超速行驶、非法载人、酒后驾驶等现象,农机事故时有发生。[1]因此,加强农机培训力量,探索更为有效的农机培训模式仍是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职业院校和农机生产企业都是农机培训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大量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一)职业院校在农机培训中的优势和不足1.职业院校的优势。在农机培训工作中,职业院校是主力军,也经常承担着主要的培训任务;学校有培训所需生活设
4、施,理想的教学场地,比较齐全的教学设施,还有一支专业技术扎实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职业院校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还拥有着长年办学所产生的影响力。52.职业院校存在的不足。职业院校尤其是农业类职业院校存在着如下问题:资金投入不够,实验设施还不能满足教学所需;教师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渠道有限,新技术的掌握跟不上时代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弱,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水平有限;招生比较困难,生源不足。(二)企业在农机培训中的优势和不足1.企业的优势。培训所需的教学器具和实验设施充足,掌握了产品的最新技术和使用维护维修技术;拥有一
5、支售后服务队伍。2.企业存在的不足。培训所需的教学场地和生活设施不足;能用于专业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人数不足;时间有限,且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三)合作预期成果1.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参与农机培训,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的展示机会,得到更多农民的认可,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份额,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2]2.学校得以改善办学条件,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企业的参与可让学校更快、更好地获得最新专业技术,补充师资短板;免费增添实验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社会声誉,增加学生就业渠道,扩大招生规模。3.受训学员可以得到更为理想
6、的学习环境,可以获得更多实用技术,购买农机具后享受到更为全面的售后服务。三、合作模式的探索(一)协同开展科技下乡服务5合作的结果是职业学院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让下乡活动更有意义。企业可以免费获得宣传机会,进而实现经济效益。这种合作形式简单,企业只需要派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产品的宣传材料即可。这种模式合作程度比较表面,双方收益均一般。(二)联合组织农机培训合作中,企业负责提供培训所需农机具并派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其余工作均由学校负责。这种合作模式,学校为主体,企业协助。双方收益情况为:校方解决了
7、培训所需器具(甚至是获赠),提高了培训效果,赢得社会效益。企业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产品展示平台,且因受训人员多为从事农机操作或农机服务工作人员,广告效应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三)技术交流,成果共享合作双方互派专业技术人员,互相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培训、售后服务、教学和产品研发等多方面问题。这种合作模式双方基本均等,收益也高于前者。(四)合作办学,成立以公司名称命名的合作培养定向班5校方与企业商定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学生就业等一系列事宜。毕业学生可去公司就业,可从事农机服务,也可以自己创业,这种合作模式双方均为主体。相
8、对其他合作模式,企业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参与了更多的管理,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可以获得更多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学校也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扩大社会影响,促进招生、促进发展。四、结论校企合作办学已经在很多学校和企业间成功开展,合作双方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