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8003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透空式防波堤透浪系数物理模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透空式防波堤透浪系数物理模型探究 摘要:透空式防波堤并达到挡潮消浪效果的关键因素是透浪系数,而透浪系数取决于工程区域的水深、波浪要素和透空堤结构尺度,本文通过物理断面模型试验研究透空堤透浪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得出透空堤在不同水位、不同挡浪板入水深度条件下堤后不同距离间的透浪系数,得出透浪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而推荐出最佳断面尺寸。关键词:透空堤透浪系数物理模型试验中图分类号:TH128文献标识码:A桩基透空式防波堤是港口水域防浪建筑物中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防波堤结构型式,它根据波能分布主要集中于水体表层的特点,设计成上部挡浪下部透流的型式,与传统的实体防波堤相比
2、,桩基透空式防波堤优点十分明显:结构简单,适用软基,造价相对较低;堤身下部透空,有利于港区水域内外水体交换,减少港区泥沙淤积[1-2]。9从实际出发,建设地点的水深与波要素关系常常不在规范给出的透浪系数计算范围内[3]、且拟建的透空式防波堤断面结构也与规范中不尽相同,对此,则需依据物理模型试验测定拟建透空式防波堤断面的透浪系数,再确定合理的透空式防波堤结构。本文结合浙江省椒江大陈岛透空式防波堤建设,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在不同水位、不同挡浪板入水深度等条件下的堤后波高分布情况,从而得出不同条件下透浪系数的影响因素,可为类似条件透空堤建设透浪系数的确定提供经验,确定合理
3、的透空式防波堤结构。一.物理模型设计与量测方法1.1防波堤结构型式根据透空堤所在堤线位置以及当地波浪、潮流特点,透空堤设计断面采用高桩墩台式结构。透空段总长为196m,宽10m,排架间距均为4m,设7跨8个排架,两端的悬臂长均为1.5m。各段基础均选用600×600mm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每榀排架均设4根方桩,4根桩组成两对斜度为4:1的叉桩。由于桩基需打入块石层,所以方桩低面加上H型钢桩尖,形成组合桩。各段的上部结构布置相同,均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前、后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台底板、现浇混凝土前后挡浪墙、回填石渣以及现浇混凝土地坪组成[5-6]。断面型式见图1-1图1
4、-1中咀避风港透空式防波堤断面图1.2试验水位和波要素为充分了解桩基透空堤的消波性能和堤身结构承受的波浪力,试验中除采用极端高水位▽5.71m和设计高水位▽4.41m外,还增加三级水位,即▽5.06m、▽3.50m和▽2.50m,各级水位时50年一遇波要素见表3-1。9表1-1透空堤堤前设计波要素(50年一遇)注:*—为增加水位。二.透空堤断面波浪透浪系数试验结果桩基透空堤断面的透浪系数定义为:不规则波作用下,测量的透空堤后波浪有效波高(Hs)与入射波有效波高之比。分析设计断面(图1-1)可知,本桩基透空堤断面两侧设置挡浪板挡潮消浪,因此,挡浪板的高度(即入水深度
5、)对透浪系数的影响较大,试验中共研究了四种挡浪板入水深度的消浪效果,即:(1)方案一: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入水深度至▽0.9m;(2)方案二: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入水深度至▽1.1m;(3)方案三: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入水深度至▽1.3m;(4)方案四: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入水深度至▽1.5m;2.1各方案透空堤断面波浪透浪系数试验结果在各级水位与不规则波浪作用下,桩基透空堤断面透浪系数有:表1-2:桩基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底高程▽0.9m时透浪系数(方案一)。表1-3:桩基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底高程▽1.1m时透浪系数(方案二)。9表1-4:桩基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底高程▽1.3m时透浪系
6、数(方案三)。表1-5:桩基透空堤两侧挡浪板底高程▽1.5m时透浪系数(方案四)。表1-2不规则波作用下透空堤透浪系数(方案一、挡浪板底高程▽0.9m)注:1.*—为增加水位;2.Hs—有效波高;3.K—实测的有效波高/入射有效波高。表1-3不规则波作用下透空堤透浪系数(方案二、挡浪板底高程▽1.1m)注:1.*—为增加水位;2.Hs—有效波高;3.K—实测的有效波高/入射有效波高。9表1-4不规则波作用下透空堤透浪系数(方案三、挡浪板底高程▽1.3m)注:1.*—为增加水位;2.Hs—有效波高;3.K—实测的有效波高/入射有效波高。表1-5不规则波作用下透空堤透
7、浪系数(方案四、挡浪板底高程▽1.5m)注:1.*—为增加水位;2.Hs—有效波高;3.K—实测的有效波高/入射有效波高。图1-3▽5.71m时透空堤各设计方案堤后有效波高值图1-4▽5.06m时透空堤各设计方案堤后有效波高值图1-5▽4.41m时透空堤各设计方案堤后有效波高值图1-6▽3.50m时透空堤各设计方案堤后有效波高值9图1-7▽2.50m时透空堤各设计方案堤后有效波高值2.2各方案结果分析1、方案一试验结果由表1-2可知:从▽5.71m到▽2.50m的五组试验水位中,各级水位自堤后5m~120m范围,有效波高分别为0.66~0.45m、0.58~0.4
8、2m、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