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63822
大小:1.08 MB
页数:94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免疫组织和器官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组织和器官第三节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2骨髓免中枢免疫器官胸腺疫器官脾脏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37一、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心脏和大血管之上,双叶状分化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终生均可产生T细胞.8骨髓:主要功能:造血干细胞向各种血液细胞分化的造血器官。为淋巴祖细胞向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分化提供条件。9二、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三个功能:从感染部位捕获抗原将抗原提交淋巴细胞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抗原清除后为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生存和免疫记忆
2、的维持提供必要的信号。101.脾脏:脾实质可分为白髓和红髓。白髓:分T细胞聚集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和B细胞聚集区—淋巴小结(又称初级滤泡)。经抗原激发后成为次级滤泡,中间出现生发中心(GC)11红髓白髓静脉动脉边缘区初级滤泡动脉周围淋巴鞘生发中心小梁窦状小管12白髓与红髓交界的狭窄区域为边缘区,内含T细胞、B细胞和较多巨噬细胞(Mφ)。红髓有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为索条状组织,主要含B细胞、浆细胞、Mф和DC.13红髓白髓静脉动脉边缘区初级滤泡动脉周围淋巴鞘生发中心小梁窦状小管142.淋巴结(Lymphoidnode)淋巴结的实质:皮质区、
3、髓质区。皮质区:浅皮质区、深皮质区。浅皮质区:近被膜下,B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大量B细胞聚集形成淋巴滤泡,或称淋巴小结。浅皮质区与髓质之间的深皮质区是副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腺依赖区髓质区有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致密,聚集B细胞和浆细胞。15淋巴组织动脉淋巴组织静脉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B淋巴细胞生发中心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皮质层副皮质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髓质区初级滤泡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切面16淋巴结的功能:①T、B细胞定居的场所。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对侵入机体的病原体等有害物质有过滤作用。
4、17免疫应答: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接触抗原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即指其抗原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该抗原)因抗原激发而活化、增殖、分化,表现出一定效应功能的过程。183.黏膜免疫系统是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如扁挑体、阑尾及派氏集合淋巴结等。成员: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及支气管淋巴组织。功能①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②产生分泌型IgA。19三、淋巴细胞再循环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它们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
5、回入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内,如此周而复始,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至另一处淋巴组织。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20作用: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细胞间的协作,使一些具有相关特异性抗原的细胞共同进行免疫应答,使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相关连的有机动性的统一体除效应性T细胞、幼浆细胞、K细胞和NK细胞以外,大部分淋巴细胞均参与再循环,尤以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最为活跃。21外周淋巴器官中T细胞区的高内皮小静脉(HEV)内的淋巴细胞可穿越内皮细胞进入淋巴.淋巴液可通过胸导管进入左侧锁骨下静脉,回入血循环.上述途
6、径为淋巴循环的主要途径.22滤过淋巴液:淋巴液内的异物或细菌,进入淋巴结内,迂曲走行,流速缓慢;内部巨噬细胞可将其吞噬而清除。清除率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关,对细菌的清除率一般为99%而对病毒和癌细胞较差。23第二节免疫学的发展简史一、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极大。宋代:种痘术明朝:人痘法有了重大进展。进行减毒2418世纪时,欧洲流行天花,就连牛羊也不能幸免。Jenner证实人患的牛痘浓液少许,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臂内,消退了天花症状。牛痘代替了人痘25LouisPasteur1880年用陈旧的鸡霍乱杆菌培
7、养物给鸡注射,发现鸡会因此而不得病,再用新鲜培养的鸡霍乱杆菌给鸡注射,它们仍不发病,但未注射过陈旧培养物的对照鸡多数发病死亡。研制出了鸡霍乱杆菌菌苗。1881年用高温培养法制成了炭疽菌苗。研制了狂犬病毒的减毒疫苗,在对狗的实验中获得成功。1885年他给一个被疯犬咬伤过的9岁男童迈斯德尔进行多次免疫,结果成功了。利用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LouisPasteur:二、菌苗的发明26三、吞噬现象的发现在探讨机体保护性免疫机理时,俄国学者ElieI.I.Metchnikoff于1883年发现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认为这是机体
8、免疫功能的关键所在,提出了“细胞免疫”的学说。27四、毒素和抗毒素的发现P.P.EmileRoux和A.E.J.Yersin(1888)发现白喉菌能产生外毒素。在此基础上,EmilA.VonBehring(1890)等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