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61981
大小:504.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专题1:教育理念的问题---比较的视角详解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教育理念的问题---比较的视角详解专题研究教育理念的问题----比较的视角唐智松教授一、教育的原发性问题1、中国教育的原发性认识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2、西方教育的原发性认识Educate/Education源于Educare:本意为引导、导出;柏拉图:人的构成==灵魂+肉体;而出生时却有“灵魂的丢失”。现实完人=灵魂+肉体---寻找曾经拥有、而暂时忘却的智慧/灵魂。通过引导、导出内在的知识/智慧==教育(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西方理解中的意蕴第一、教育主体:起引导作用的教师与起能动作用学
2、生构成(体现哲学上的主体内涵)。第二、教师资格:教师作为“回忆”活动的引发者、智慧的启发者而存在(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而非支配者)。第三、学生规定:学生是学习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存在的主体(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主体教育精神)。第四、教育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平等主体关系(民主的、和谐的、对话的气氛)。第五、教学内容:内在已有的、有待外发的灵魂/智慧;(体现内容的生成性)==内在性、关注灵魂。第六、教育活动:教师启发性的教、学生主观展现的学构成。第七、思维动向:教师启发、学生内在智慧外化过程(强调内在性)。中西“
3、教育”理念差异的影响:第一、教育主体:中.施教的教师+受教的学生(教师是智者及权威;学生是受教者);西.引导的教师+能动的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者);第二、教育关系:中.教师支配+学生服从(支配);西.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平等)。第三、教学内容:中.外在的文化经典-----西.内在的经验感知;第四、教育过程:中.教师施教+学生被教;西.学生引导+学生自动第五、思维动向:中.外在智能的内化西.内在感知的外化第六、教育结果:中.占有已知文化-----西.激发内在创造1979年,中国教育团考察美国后的“见闻录”:学
4、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育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无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美国教育团考察京、沪后的“见闻录”: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
5、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中国团见闻录的结语: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美国团见闻录的结语: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
6、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30年后: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培养了几十位诺奖者、100多位知识型富豪;中国却远没有达到双方预测的目标。二、教育的传统问题第一、教育价值取向中.重视教育外在价值,坚持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忘记了“人”);西.重视教育内在价值,坚持个人本位教育观(背景:个人主义);第二、教育关系取向中.调和社会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培养依附型人格(缺乏独立人格);西.重视儿童个人权益,重视个性养成,培养理性独立型人格(强调主体“人”);第
7、三、师生关系取向中.强调教师中心、不平等师生关系(居高临下);西.儿童主体地位、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主体);第四、教育内容取向中.内容狭窄、统一要求(考-教-学:应试性教学);西.内容丰富、满足差异(博雅教育、休闲);第五、教育过程取向中.不重视教育过程、缺乏时效观念(费慢少差);西.重视教育过程、注重教育时效(实用主义的影响);第六、教学形式取向中.讲解下记忆、偏重于材料识记(缺乏实验、调查环节);西.形式多样、注重实践性教学(游学、户外教学);第七、信仰价值取向中.重世俗精神教育,坚持非宗教性原则(灵魂危机?)西
8、.重宗教情感养成,弥合世俗与宗教(基督教精神)第八、教育结果取向中.重视外在结果:占有已有知识的多少(工具性教学质量观);西.重视内在结果:兴趣激发与爱好培养(主体性教学质量观);第九、教社关系取向中.教育行政化(政治制度之下)西.教育自主化(宪法规定之下)第十、人才价值取向中.伦理型的德+服从型的才(工具性人材);西.法律型的德+创造型的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