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解析规模化畜牧场环境现状和治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规模化畜牧场环境现状和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动物粪尿、污水,对周围的大气、并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其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最终将影响人类的健康,其不良后果不容忽视。文中就其现状及国内畜牧场治理方式作一综述。关键字:畜牧养殖;生态;防治中图分类号:S954文献标识码:A1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1畜牧业经营方式及饲养规模的转变近年来,畜牧业超常规大发展,规模由小变大,经营方式由分散到集约,饲养管理方式向立体高密度、机
2、械化方向转变,随之粪便也由过去的垫圈或半固体态转向液态,使粪尿及污水量大大增加,特别是污水(是粪便的几十倍),如不加处理,就会污染附近的土壤、水源等,形成公害。1.2畜牧场自农区、牧区转向城镇郊区随着都市化的进展,城镇对畜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多,为便于运输,牧场多设在市郊,且种植业用地减少,粪尿不能及时施于农田或弃之不用,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91.3农业由使用有机肥料逐渐转向使用化学肥料化肥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粪尿则相反;结果造成粪尿积压。还由于对畜牧场粪尿处理的设备、设施投资存在一定的难度,及个别牧场老
3、板对畜粪及污水任其自流,从而造成公害。1.4家禽业对生态环境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家禽排泄物(包括垫料、废水)、病原体和病(死)禽。家禽粪便和垫料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可成为蝇、虫繁殖的媒介,并可携带和传播病原菌。1.4.1病原体增多且复杂家禽非典型性、混合性感染增多,病症复杂化,病原变异型增多。由于环境日益复杂,对畜禽生产不利的病原体变异频率增加,严重威胁正常的畜禽生产和人群健康,甚至引起周边群众和消费者的恐慌。特别是中小型养殖户分布比较散,饲养点常与民宅混杂,养殖技术与卫生防疫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
4、叉流动频繁,粪污自由堆排放,这些均不利于畜禽生产和人群健康。1.4.2水禽饲养方式目前,绝大多数水禽饲养方式还是沿袭传统的倚塘而养,俗称“水养”。鸭粪通常直接落入鱼塘或经直接冲洗入塘,因此,排泄物中病原体和药物均随粪便进入鱼塘,成9为“鸭—鱼”模式中卫生安全问题的焦点。排泄物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中有机质和氮磷等植物性养分、外来化学物质如消毒剂和药物等,这些物质可引起鱼塘水质下降,药物可在水、鱼塘底泥、鱼体以及水体其它生物中会造成蓄积,药物及其中间产物破坏水体的微生态平衡,影响水产养殖,
5、甚至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禽类排出的粪便携带着大量微生物,这样将会使鸭在水中活动满足水性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疫病,影响水禽生产。1.5随着我国规模化奶业的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正成为很多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畜禽产品的粪尿和生产污水,也在不断地产生有关部门测算:一头猪的日排泄粪尿按6kg计,年产粪尿达2.5t。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一头猪日排污量约为30kg。一个千头猪场日排泄粪尿达6t,年排量达2500t,采用水冲式年排污水达1万多吨。
6、综上所述,畜产公害就是由于畜牧业废弃物的高度集中,不能利用自然环境的土壤、水体进行分解、净化、投入再生产而造成的牧场污染。2畜牧场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2.1合理规划适当控制饲养规模,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对畜牧场进行合理布局,不要过分集中于城郊或交通线附近,最好是合理的农牧结合,9以利于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置、消纳和控制。2.2家禽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2.2.1保持适当的养殖规模与密度加强源头建设性引导与管理,根据地区环境容量与人居情况,探讨养禽业的适度规模与密度,减少人与动物的接触,避免病禽
7、和动物废弃物跨区域运输。2.2.2加强禽场合理选址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要按照政府相关规定,避开村庄和居民区,远离集贸市场等,采取必要、合理的隔离。根据小型养殖户的特点,更需要加强动物防疫与环境保护,加强社区建设与农户培训。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小型养殖户向健康、规范和可持续方向发展。2.2.3粪便及病(死)禽的无害化处理搞好环境卫生和废物管理,降低场地风险,减少有害物和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对现代养禽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保持粪便干燥、防止舍内管道漏水等。粪便及垫料要用专车通过专用通道运出舍外一定距离,再进行发
8、酵无害化处理。关于鸡粪还田还要关注科学的施用强度和方法,并注意跟踪监测对土壤和水环境的长期效应。2.2.4水禽饲养方式转变健康养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建设和维护一个健康的养殖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所有动物保持良好机体状态的前提,9是各种养分和药物发挥正常功能的基本保证。在现代生产的激烈竞争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鸭鱼结合难以兼顾二者生产效益,鸭需要清水,养鱼则需要适度肥水。为此,一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的“鸭—鱼”养殖模式的安全性,包括降低单位面积塘面的水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