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

ID:62247589

大小:938.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2-26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_第1页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_第2页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_第3页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_第4页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降水施工方案》word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位置与环境11.2基坑开挖支护形式12、方案设计的编制依据13、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3.1地形地貌23.2地层岩性23.3水文地质条件33.4场区周边建筑位置关系44、基坑降水设计54.1基坑特点分析54.2设计思路54.3水文地质参数选取64.4深井降水井设计75、降水施工95.1施工部署95.2施工进度计划125.3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136、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86.1安全保证措施186.2质量保证措施21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与环境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天

2、河机场2#明洞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拟建2#明洞地表主要为荒置水田及林地,场地周边无高大建筑物;后续因机场三期建设场坪大面积施工,原始排水系统破环严重,明挖基坑周边填土较高。1.2基坑开挖支护形式天河机场2#明洞起讫里程为DK21+396.9~DK23+800(汉孝二标标尾),其中围护桩支护开挖段里程为DK21+396.9~DK23+490(因DK22+943~DK22+991段隧道上方为天河机场110kv变电站通道,该段改为暗挖法施工),全放坡开挖段里程为DK23+490~DK23+800。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

3、计要求,DK22+000~DK23+800段需采取降水措施后方可组织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1)DK22+000~DK23+490围护桩支护段该段采用三级放坡开挖+围护桩+内支撑支护开挖,长1490m;放坡坡率为1:1,坡面设置^22L=2m挂网锚钉@2mx2m,挂φ8钢筋网@20cmx20cm,C20喷砼10cm厚;围护采用φ1m@1.3m钻孔灌注桩,第一道支撑采用0.8x0.8m的钢筋混凝土撑,纵向间距6m;第二道支撑采用壁厚16mm的φ609mm钢管撑,间距3m,该支撑根据不同段落和工况采用换撑设计。

4、该段基坑底宽为14.3~16.9m,坑底有一定坡度,起点DK22+000处基坑底标高为12.351m、开挖深度25.0m,DK23+490处基坑底标高7.148m、开挖深度13.7m。(2)DK23+490~DK23+800全放坡开挖段该段采用三级放坡开挖,长310m;放坡坡率为1:1,放坡坡面设置^22L=2m挂网锚钉@2mx2m,挂φ8钢筋网@20cmx20cm,C20喷砼10cm厚。该段起点DK23+490处基坑底标高7.148m、开挖深度13.7m,DK23+800处基坑底标高11.9m、开挖深度约9

5、.0m。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2方案设计的编制依据(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天河机场2号明洞(DK21+396.9~DK23+800)围护结构设计图;(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天河机场2号明洞(DK21+396.9~DK23+800)DK22+943~DK22+991变更设计;(3)《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天河机场隧道工程勘察报告》;(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5)《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6、GB50027-2001);(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0)《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11)《基坑管井降水工程技术规程》(DB42/T830-2012);3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2#明洞位于长江III级阶地,地貌类型主要为冲积平原陇岗区及岗坳地区,

7、原地面水塘密布,水塘水深为0.5~2m,淤泥厚0.5~3m。由于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场坪填筑施工,破坏原有地貌,现地表高程介于20.29m~37.74m之间,最大高差17.45m。3.2地层岩性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层和白垩系-下第三系东湖群(K-E)基岩,由上至下分述如下:(2)1(Q4al+pl)粉质粘土:分布于地表,层厚不大。(2)2(Q4al+pl)粘土:灰褐色、黄褐色,可塑,以由粘粉粒为主组成,局部含铁锰质结核及少量角砾,多出露于

8、谷地表层及第四系中上部,层面标高19.91~37.75m,层厚0.50~17.10m,平均4.73m,N=6~19击,平均14.16击,Ⅱ级,σ0=150kPa。(3)1(Q2al+pl)粘土、粉质粘土:棕红色、黄褐色为主,局部夹浅灰色、灰白色,硬塑,不均匀分布铁质结核、角砾,且夹有不均匀的高岭土团块或条带,具有一定的膨胀性,遇水易软化。场地内分布广泛,多出露于第四系中下部,局部夹可塑状粘土,层面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