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纲要求: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水的电离2.关于纯水的几个重要数据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3.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KW变大,水的电离平衡右移。(2)加入酸或碱,可抑制水的电离(相当于“同离子效应”)。如在水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等,可使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不影响KW的大小。(3)加入可水解的盐,可促进水的电离(相当于“离子反应效应”)。如在水中
2、加入醋酸钠、氯化铵、碳酸钠等,可使水的电离程度变大,但不影响KW的大小。(4)加入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相当于加入酸,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弱酸的酸式盐,对水的电离是促进还是抑制,则要看弱酸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还是电离程度大。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特别提醒(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一切酸、碱、盐的稀溶液。(2)水的离子积常数说明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存在。(3)在不同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
3、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总是相等的。在KW的表达式中,c(H+)、c(OH-)均表示整个溶液中H+、OH-总的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单指由水电离出的c(H+)、c(OH-)。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2.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计算(25℃)(1)c水(OH-)和c水(H+)的关系。由H2OH++OH-可知,不论何种温度,何种溶液,由H2O电离的c水(OH-)和
4、c水(H+)永远相等。(2)pH的意义。pH=-lgc溶液(H+),所以由pH=a可以直接推出溶液中c溶液(H+)=10-amol·L-1。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如常温下,pH=13的CH3COONa溶液中,溶液中的c(H+)=10-13mol·L-1、c(OH-)=10-1mol·L-1,溶液中的OH-、H+均全部来自水的电离,但CH3COO-水解消耗掉水电离的部分H+,所以溶液中的H+比水电离的H+少,c水(H+)=c水(OH-)=c溶液(OH-)=10-1
5、mol·L-1。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例1常温下,有下列水溶液:①pH=0的盐酸②0.5mol·L-1的盐酸③0.1mol·L-1的NH4Cl溶液(pH≈5)④0.1mol·L-1的NaOH溶液⑤0.5mol·L-1的NH4Cl溶液⑥1mol·L-1的NaCl溶液,以上溶液中,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③>⑥>④>②>①。①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③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1。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方法技巧分析此类
6、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类方法进行思考,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所以常温下pH=a的酸与pH=b的碱,当a+b=14时酸、碱抑制程度相同,水电离出的c水(H+)=c水(OH-)<10-7mol·L-1;同理,当水电离出的c水(H+)=c水(OH-)>10-7mol·L-1时为能促进水电离的盐溶液,如c水(H+)=c水(OH-)=10-1mol·L-1的溶液可能是pH=1的NH4Cl溶液,也可能为pH=13的Na2CO3溶液。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例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
7、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B解析:向水中加入氨水,溶液由中性到碱性,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所以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A项错误;NaH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电离出的氢离子使c(H+)增大,但是温度不变,KW不变,B项正确;CH3COONa中的醋酸根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8、c(OH-)增大,c(H+)减小,C项错误;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KW增大,则pH减小,D项错误。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跟踪训练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