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记叙文阅读——题目含义及作用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题目含义及作用1、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2、试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3、以此为标题的好处。常见命题形式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来替换?哪个标题更好?(说明理由)5、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理解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表层义:深层义:答题技巧标题的字面义、文中内容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主题内容(何人+做何事+结果)(抒情、议论句)(定关键词,补要素)(重首段和尾段)23、本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通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生命的一抹”的含义。(3分)—2006青岛中考《生命的一抹》18、文章的题目是”诊”,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诊”的理
2、解。(3分)—2008青岛中考《诊》17、通读全文,试理解本文题目“选择”的含义,并说说其中揭示的道理。(3分)—2011青岛中考《选择》真题回放17、通读全文,试理解本文题目“选择”的含义,并说说其中揭示的道理。(3分)—2011青岛中考《选择》学以致用表层义:深层义:鲁米斯为死囚选择逃离海啸的生路;死囚选择自首回报鲁米斯的义举。揭示了信任的力量,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内容主题(0.5分)(0.5分)(1分)(1分)分析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揭示了大困难化解成小困难,一个个击破,取得最
3、后成功的主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既写了夹竹桃的凋谢,又暗示了爸爸的去世,我的成长。√表明了写作对象:夹竹桃和爸爸以夹竹桃贯穿全文运用了比喻修辞《变色龙》√√√《变色龙》写出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得分策略1、结合分值,全面考虑,按分类条理综合作答。2、“内容主旨”作用项要具体作答,空泛则不得分。21、“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2013青岛模拟中考《审丑》18、文章标题为“半碟冷菠菜”,请简析其妙处。(3分)—20
4、14青岛模拟中考《半碟冷菠菜》真题回放16、文章标题为“半碟冷菠菜”,请简析其妙处。(3分)—2014青岛模拟中考《半碟冷菠菜》学以致用标题的作用18、文章标题为“半碟冷菠菜”,请简析其妙处。(3分)—2014青岛模拟中考《半碟冷菠菜》学以致用参考答案:1.“半碟冷菠菜”是行文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2.文章写老婆婆送我半碟冷菠菜,表现了老婆婆惜物的美德,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3.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1分)(1分)作业阅读2008年青岛中考试题《诊》,完成第18题。谢谢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了解知识领域本单元涉及的是近代文艺经典。所
5、选的三篇课文《<人间词话>十则》《<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都是晚清末期的文艺学作品。它们在继承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的同时,都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学术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王国维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西方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也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开创者。他的《人间词话》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诗话、词话的特点,但在理论上融合了西方美学思想,以“境界说”为核心,广泛触及了文学创作中的诸多规律性问题,把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他的《<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来探讨《红楼梦》的精神实
6、质,强调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及其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先河。黄遵宪潜心诗歌创作,不避流俗,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出了“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的观点,具有诗歌革新意识,可谓领风气之先。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深入理解中国近代文艺理论的精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学习方法1.自主梳理文中词句,在此基础上参考“阅读指南”和“知识链接”部分,了解各篇的文化背景、内容要点、学术成就及影响,初步感知文意。2.同学之间合作探究,抓住课文的精髓,领会文章的要义,了解王国维和黄遵宪的文艺思想。3.注意弄清二人思
7、想发展的渊源,并结合现代哲学眼光加以审视,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增加相应的文化知识,培养一定的文学研究能力。10《人间词话》十则经典原文文本助读知识梳理《人间词话》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他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
8、、词话一类作品在体例和格式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