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

ID:62187411

大小:2.1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第二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及生理特性一、概述:1、心肌生物电现象与心脏泵血活动的关系2、心肌的特性:收缩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3、心肌细胞类型:工作细胞、自律细胞4、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③复极2期(phase0平台期)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相对平衡外向电流:Ik1(内向整流),静息时大,0期减小,3期逐渐加大。Ik(延迟整流),去极化到-40mv激活,激活慢复极化到-50mv去激活。内向电流:Ca2+内流(L型钙电流),约在去极化到-40mv时开始激活。特点:(1)激活、失活、复活时间长(2)具时间和电压依赖性(3)可被Mn2+和多种钙阻断剂所阻断④复极3期(phase0)K+

2、外流逐渐增多和Ca2+内流停止,故膜内电位迅速向复极化方向发展。而且K+外流呈再生性。此正反馈过程导致复极越来越快,直至复极化完成。动作电位时程(actionpotentialduration,APD)⑤4期膜电位稳定于RP水平,Na+-K+泵可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将K+泵入细胞内。细胞内Ca2+通过Na+-Ca2+交换及钙泵得以出细胞。(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自律细胞4期膜电位不稳定4期膜电位不稳定是自律性的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是出现了净内向电流1、蒲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1、2、3期与工作细胞类似4期(1)If电流进行性增强(2)Ik的进行性衰减If电流为一内向电流,由钠

3、离子(部分由K+)负载,复极化-60mv激活,-100mv时最大,去极化至-50mv时停止If电流可被铯阻断2、窦房结P细胞窦房结细胞AP的形态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均高于浦肯野细胞;②0期除极速度比浦肯野细胞慢;③0期除极结束时,膜电位为0mv左右,无明显的极化倒转;④没有复极1期和2期平台期;⑤4期自动除极速度比浦肯野细胞快。产生机制:(1)0期:膜上L型钙通道开放,Ca2+内流(ICa-L)。(2)3期:钙通道逐渐失活,K+通道被激活,出现K+外流(Ik)。Ca2+内流的逐渐减少和K+外流的逐渐增加,膜便逐渐复极。(3)4期(自动除极):①K+外流的进行性衰减(Ik)②一种进行性

4、增加的内向离子流即If电流(主要为Na+);③Ica-T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maticity)和传导性(conductivity)㈠心肌的兴奋性所有心肌组织都具有兴奋性,其兴奋性大小用阈值来衡量。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1)静息电位水平:(2)阈电位水平静息电位水平和(或)阈电位水平的改变,都能够影响兴奋性,但在心脏,以静息电位水平改变为多见的原因。(3)Na+通道的性状:2.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⑴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心肌从0期去极开始,到3期复极达-60m

5、v期间内,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使肌膜产生AP,称为有效不应期。⑵相对不应期(relativerefractoryperiodRRP):从有效不应期完毕(-60mv)到复极化基本完成(-80mv)的这段期间,为相对不应期,此期给予较强刺激可以使肌膜产生AP。⑶超常期(supranormalperiod):膜电位由-80mv恢复到-90mv这段时期内,由于膜电位距阈电位的差值小于正常,故兴奋性高于正常,称为超常期。兴奋性与心律失常:R落入T现象"(R-on-Tphenomenon)㈡心肌的自动节律性1.概念组织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具有

6、自律性的组织或细胞,称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2.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和各自律组织的相互关系窦房结(100次/分)>房室交界(50次/分)>蒲氏纤维(25次/分)3.心脏起搏点(pacemaker)(1)正常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部位,称正常起搏点。窦房结以外的起搏点叫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2)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机制①抢先占领②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suppression)3.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⑴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二者差距减小,自律性增高。⑵4期自动除极速度:速度加快,自律性增高。自律性与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

7、齐,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等㈢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1.心肌细胞的传导性2.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过程和特点(1)正常传导途径(2)传导速度特点及生理意义①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末梢浦肯野纤维,可达4m/s。使心室肌成为功能合胞体,收缩的同步性较高,心肌收缩力高。②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房室交界区细胞的传导性很低,其中又以结区最低,为0.02m/s。因房室交界区兴奋传导速度特别慢,使兴奋通过这里约需0.1s,即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