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

ID:62173714

大小:1.03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1)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会使加工表面产生波纹,这将严重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2)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切削截面、切削角度等将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工艺系统将承受动态载荷的作用,刀具易于磨损(有时甚至崩刃),机床的连接特性会受到破坏,严重时甚至使切削加工无法进行。3)为了避免发生振动或减小振动,有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致使机床、刀具的工作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综上分析可知,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对于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影响,须采取措施控制振动。二、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颤振)1.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与强迫振动相比,自激

2、振动具有以下特征:l)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是指在没有周期性外力(相对于切削过程而言)干扰下产生的振动运动。2)自激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系统某一薄弱振型的固有频率。图三、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1.振纹再生原理在刀具进行切削的过程中,若受到一个瞬时的偶然扰动力的作用,刀具与工件便会产生相对振动(属自由振动),振动的幅值将因系统阻尼的存在而逐渐衰减。但该振动会在已加工表面上留下一段振纹。当工件转过一转后,刀具便会在留有振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切削厚度时大时小,这就有动态切削力产生。如果机床加工系统满足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振动便会进一步发展到持续的振动状态。再生型切削颤振:这种由于

3、切削厚度变化效应(简称再生效应)而引起的自激振动称为再生型切削颤振。图4-49再生型颤振的产生过程切削过程一般都是部分地或完全地在有振纹(波纹)的表面上进行的,车削、铣削、刨削、钻削、磨削等均不例外,由振纹再生效应引发的再生型切削颤振是机床切削的主要形态。产生再生型颤振的条件,一般说,本转(次)切削的振纹与前转(次)切削的振纹总不会完全同步,它们在相位上有一个差值。设本转(次)切削的振动运动为:则上转(次)切削的振动运动为式中T-工件转一转的时间;-振动源频率;-本转(次)切削的振动振幅;-上转(次)切削的振动幅值。2.振型耦合原理实际振动系统一般都是多自由度系统

4、。四、控制机械加工振动的途径(一)消除或减弱产生振动的条件1.消除或减弱产生强迫振动的条件(1)消除或减小内部振源机床上的高速回转零件必须满足动平衡要求;提高传动元件及传动装置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保证传动平稳;使动力源与机床本体分离。(2)调整振源的频率通过改变传动比,使可能引起强迫振动的振源频率远离机机床加工系统薄弱环节的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3)采取隔振措施使振源产生的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隔离或吸收。隔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动隔振,阻止机内振源通过地基外传;另一种是被动隔振,阻止机外干扰力通过地基传给机床。常用的隔振材料有橡皮、金属弹簧、空气弹簧、矿渣棉

5、、木屑等。2.消除或减弱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1)减小重叠系数再生型颤振是由于在有波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引起的,如果本转(次)切削不与前转(次)切削振纹相重叠,就不会有再生型颤振发生。重叠系数越小,就越不容易产生再生型颤振。重叠系数值大小取决于加工方式、刀具的几何形状及切削用量等。适当增大刀具的主偏角和进给量,均可使重叠系数减小。重叠系数:图(2)减小切削刚度减小切削刚度可以减小切削力,可以降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再生效应)和振型耦合效应的作用。改善工件材料的可加工性、增大前角、增大主偏角和适当提高进给量等,均可使切削刚度下降。(3)合理布置振动系统小刚度主轴的位置。(

6、二)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1.提高工艺系统刚度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床加工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各结合面的接触刚度,对主轴支承施加预载荷,对刚性较差的工件增加辅助支承等都可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2.增大工艺系统的阻尼增大工艺系统中的阻尼,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使用高内阻材料制造零件,增加运动件的相对摩擦,在床身、立柱的封闭内腔中充填型砂,在主振方向安装阻振器等。(三)采用减振装置常用的减振装置有动力式减振器、摩擦式减振器和冲击式减振器等三种类型。习题:4-8、4-9、4-10、4-11、4-12、4-13、4-15、4-16、4-17、4-2

7、4、4-25。返回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其他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分五类)作用于球菌、不耐青霉素酶青霉素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苯氧钾青霉素(青霉素V)G+有效,G-(部分)有效,但耐药较普遍1.青霉素类耐青霉素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Ⅱ)对产青霉素酶耐药菌恢复了抗菌活性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活性)氨苄西林、阿莫西林G+及G-流感噬血杆菌、部分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无效1.青霉素类对绿脓杆菌具有活性的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耐药率高1.青霉素类主要作

8、用于G-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