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

ID:621715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_第1页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_第2页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_第3页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_第4页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研究  【摘要】本文围绕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关系,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理论上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分析了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存在的长期关系。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李强经济学”的相关政策的可行性。【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结构货币发行量“李克强经济学”一、引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学术界最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近期,央行坐视银行间市场出现钱慌,未循惯例予以救援,表明政府已决心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以求抑制乃至逆转加杠杆行为,从而引导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刘海影刊文指

2、出这一举措的底线是“不发生财务金融危机”,压迫实体经济去产能的政策并未考虑到信贷扩张背后的制度性约束与实体经济根源,在没有纠正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之前对货币金融体系动刀,有可能导致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不可控的后果。5为了验证上述政策生效的可能性,笔者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经济波动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思路如下,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陈述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相关学术成就以及本文参考文献;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分析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第四部分为结论。二、文献综述近代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主要有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围绕对新古典增长模

3、理论完善发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关于增长因素分析方面,舒元和徐现祥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型设定1952~1998》中论证,制度原因是AK模型增长理论能够刻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解释。胡文国和吴栋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同时在设定经济指标时充分考虑了制度因素。本文中,笔者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充分囊括以上指标并将试图将金融结构因素加进去。国内学者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大约始于上一世纪80年代,大体可以总结为金融结构成分分析、金融结构定量实证分析和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这几个方面。其中,吴超在(2012)《

4、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研究》中合理设定了金融结构效率衡量指标,反映了我国国家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特点。笔者在本文中将金融结构影响视为制度因素之一,希望分析经济增长中不同因素影响程度,得出更合理的结论。三、理论分析(一)理理论基础5根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此处不详述):Y(t)=F(K(t),A(t)L(t))k(t)=sf(k(t))-(n+g+δ)k(t)L(t)=nL(t)A(t)=gA(t)K(t)=sY(t)-δK(t)拉莫维茨(1956)和索洛(1957)等提出的增长因素分析表达式:■-■=α■(t)■-■+R(t)

5、其中产量(Y),资本(K),劳动(L),劳动有效性(A),折旧率(δ),储蓄率(s)。(二)传导路径首先,金融结构通过资本投入变动影响产出。由索洛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得知,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结构提供相对于耐用品等实物资产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分散投资项风险,满足人们预防投资动机吸引储蓄。当储蓄供给供给,引起储蓄供求均衡的变动,使得利率变动,进而促进投资变动,从而使资本投入K改变,进一步使产出Y变动。金融机构的运作状况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决定着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着经济

6、增长。5同时,金融结构通过“劳动有效性”变动影响产出。索洛并没有对“劳动有效性”具体含义将做出解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提出A代表着研究与开发投入,技术进步,知识积累或者人力资本的观点。但无论是研发或人力资本的积累,都需要投企业入大量的资本。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助于企业的外部融资同,同时强有效的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引导金融资源投向技术创新项目,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减低融资成本。最后,金融结构通过增长因素贡献变动影响产出。金融市场的信号作用引导着资本流向技术先进的新型部门,从而促进实体经济产业升级。根据前文的增长因素分析公式,当K,A,s,

7、g变动时,将引起经济增长中各因素贡献率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积累使得经济结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四、结论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通过借鉴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因素分析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金融结构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引入到模型中,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阐释了央行抑制加杠杆行为,从而引导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传导机制。参考文献[1]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设定1952-1998[J].经济研究,2002,(11).[2]胡文国,吴栋.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

8、004,(4).5[3]吴超.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研究[J].博士论文,2012.[4]Romer.d.2001:AdvancedMacroeconomics,McGrawHill.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