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阅读的另一片天空【郯城实验中学张乐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的另一片天空—-中考说明文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郯城实验中学张乐涛总是向往这样的阅读状态:一把藤椅,一杯香茶,阳光透过树隙斑斑点点的洒落下来,手捧一本喜爱的书籍,物我两忘,只有优美的文字在眼前流淌。后来,我知道,这种阅读叫享受性阅读,这应该是阅读世界中最灿烂的天空。然而忙忙碌碌之中,享受性阅读在生活中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假如说诗词赏析中蕴含着古典的美,记叙性散文也因为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丰满的人物形象获得学生的喜爱,那么,最令人感觉到枯燥无味的就是说明文阅读了.不过,假如说说明文枯燥无味,我们真的得同情我们的学生们
2、了。现在九年级的学生共学习九门课程,其实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这些科目的内容不都是说明文吗?那么,既然有学生特别喜欢物理、化学这些科目,那么也就应该有学生喜欢说明文阅读,关键是如何引导。只要能够引导得法,就能欣赏到阅读的另一片天空。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说明文阅读在临沂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品析中的比重。近三年来,说明文的分值依次为:2010年,18分;2011年,17分;2012年,13分。分值所占比例虽然逐年缩小,但是该题依然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今年的说明文分值比例已经不能再少,说明文分数仍将占语文中考总分十分之一强.因此,说明文阅读训练应该作为迎接
3、中考第二轮复习的重要环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我们临沂市的中考说明文阅读有哪些命题特点呢?首先,临沂市中考命题新颖别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举世闻名的盛会,说明文所涉及的内容就是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外形设计和展区布设;2011年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故,说明文的题目就是《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2012年则切合之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西曼的新发现,选用了科普说明文《天外飞来准晶体》。最近两年的说明文文段都属于科技说明文,其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并不喜欢科技说明文.因为文章中出现的大量的科技术语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也
4、远远超过他们的知识范畴。相反,一些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初中课本中所入选的许多说明文篇目较老,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看云识天气》、《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生物入侵者》、《旅鼠之谜》等少数课文,才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可惜这几篇课文也多数是自读课文,被我们老师蜻蜓点水般带过。因此,在今年的说明文阅读训练中,我选择了《豆腐渣的魅力》、《你也说微博、我也说微博》、中国最新战车《中国猛士》等文章,提高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向学生明确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再者,临沂市说明文命题紧紧扣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所涉及的题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明确
5、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这种题型训练的是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②概括文段的说明内容,这是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③根据语境理解字、词的含义及作用。如2010年第19题:选文末段画横线句中“现代”与“艺术"两个词语,能否删掉其中一个?为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④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最近三年我们临沂都以选择题题型出现,此种题型重点考查学生联系语境揣摩句子含义的能力。⑤找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如2012年第15题: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说明方法是说明文训练中最容易归纳,最容易把握的知识体系.还有,命题形式有些不拘一格,主观性试题异彩纷呈.2
6、010年让学生在了解山东馆的诸多特点后,撰写一副对联,给出下联写上联。2011年则对继续开发利用核能的争议发表建议、表达看法,而且是4分分值。开放性试题虽然在2012年的中考命题中没有露面,但是这种题型往往由选文出发,向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迁移,试题开放度高,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品质的要求较高,更容易获得命题者的青睐.对于富有个性见解的试题,可让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展开思路,发挥想像和联想能力,表述尽量概括、到位、有条理。了解说明文的命题特点之后,对于即将面临的2013年语文中考说明文,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呢?我想,选文内容仍将涉及当前社会最热点的
7、话题或者是最新式的科学技术成果。当然我希望今年的选文不要为难学生,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让他们对选文一见倾心。另外,在平时我们可引导学生阅读较有代表性的最新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在考试时由于一些科技术语的专业化,让学生一见到科技说明文就有些发懵,一发懵肯定影响答题质量.告诉学生,再难的科技说明文也是纸老虎,那些科技术语不懂也罢,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需要我们在考场上消化它,只要明白大体意思即可。当然要让学生尽量读懂文句,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