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数学练习.doc

如何设计数学练习.doc

ID:62155609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9

如何设计数学练习.doc_第1页
如何设计数学练习.doc_第2页
如何设计数学练习.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设计数学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设计好学生的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练习题的设计.然而设计练习题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要让练习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得讲究一定的技巧.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或设计一些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地提高课堂质量。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

2、利亚提出三个教学原则,即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序进原则。我想,根据这三个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设计练习须注意到以下几点:(一)设计练习的目的性设计练习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练习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力的题目。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按时完成练习,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

3、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在学习“含30°的Rt△的性质”时,教师讲完性质后,为让学生领悟新知识或矫正学习中存在的某些缺陷或障碍,不要立即进行范例教学,而是设计这样一组练习:找出下列图形中含30°的Rt△,并指出哪两条边具有倍半关系:①等边△ABC中,AD是高②Rt△ABC中,∠ACB=90°,CD是高,∠A=30°③△ABC中,∠A=60°,CD、BE分别是两条高这组练习,紧扣教学重点,为新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提供了条件,通过知识的初步应用,学生能基本掌握解题方法,形成技能。又如“用根的判别式判

4、断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时,由于判别式是一个代数式而不是常数,难以判断字母取何值时“△〉0,△=0,△<0”,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单项练习,如判断等代数式的取值范围的训练,通过练习,讲明判断△的值的技巧、方法,达到突破难点,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二)设计练习的适宜性练习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中下生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练习训练是不可能全面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更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要给他们充分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当然,要处理好它与“题

5、海战术”的关系。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侧重在解决基本题快而准的基础上,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例如:在教《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时,有一道例题是,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在讲解例题时,并不满足教材中的一种证法,讲完后可引导学生作一题多解的课堂练习,提示学生可从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方面考虑,从而得到其它两种不同证法.这样,帮

6、助学生开拓思想,解题能力得到了提高,知识得到了深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再做一题多变的深化性练习.问:若将例题中的题设“四边形ABCD”换为“平行四边形ABCD”“矩形ABCD"“菱形ABCD”“正方形ABCD”“梯形ABCD"“等腰梯形ABCD”等六种情况,所得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又如在讲《三角形》这一节课时,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是多解题。如图:试说明∠A+∠B+∠C=∠BDC第二道是多变题。如图:△ABC中,BI、CI分别平分∠ABC、∠ACB,若∠ABC=50°、∠ACB=60°求:∠BIC

7、的度数。(1)一变:若∠A=70°,求∠BIC的度数。(2)二变:若∠A=α,求∠BIC的度数。(3)三变:将条件中的“BI、CI分别平分∠ABC、∠ACB”改为“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如图:∠A=α,求∠BIC的度数。这样,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习兴趣高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三)设计练习的针对性和差异性练习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的练习题。设计的练习不符合

8、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为了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设计层次性练习,分A、B、C三组.A组题以模仿为主,题目与教材中的示范相似;B组题以熟练掌握为主,题目条件稍复杂;C组以灵活运用为主,题目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例如,学完“平方差公式”一节后,可设计下列三组练习:计算:A组①(a+b)(a-b)②(p-q)(p+q)③(a+b)(-b+a)④(-y+z)(y+z)⑤(x+2y)(x-2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