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46120
大小:583.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水电模拟渗流实验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电模拟渗流实验水电模拟实验(平面径向稳定渗流)主讲:付帅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掌握水电模拟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学会计算相似系数;2.测定圆形定压边界中心一口直井生产时产量与压差的关系,并与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加深对达西定律的理解;3.测定生产井周围的压降漏斗曲线,加深对压力场的分布的认识。一、实验目的三、实验流程水电模拟(平面径向稳定渗流)实验装置油藏系统测量系统NaCl溶液变压器铜带+——可变电阻R1可变电阻R2水电模拟装置控制面板(1)确定并计算实验参数a、首先确定模拟油藏的参数的大小:渗透率K、供给半径re、井半径rw、油层厚度h、流体粘度、生产压差,计
2、算油井产量Q;确定模拟系统的有关参数的大小:模拟油藏供给半径rem、最大电流I、最大电压。b、计算相似系数:计算c、由计算NaCl溶液的电导率,溶液厚度具体见示例。(2)根据电导率值,从NaCl溶液浓度与电导率关系曲线中查出NaCl与蒸馏水配制比例,然后进行配制。四、实验步骤(3)配制完毕,测定溶液实际电导率值,计算相似系数。(4)将调压器旋钮旋至“0”位置,按图1所示连接好电路。(5)打开电源,顺时针旋转变压器旋钮,将电源电压调到所需值(10伏)。(6)顺时针慢慢旋动调压器的旋钮,使电压值从低到高变化(最高测量电压<10伏),并测定各个电压值下生产井的电流值,计算相应的压差及流量。(
3、7)压降漏斗曲线的测定:连接好图2所示电路,旋动调压器的旋钮,使测量电压为一固定值(如10伏),通过滑轨计录生产井的坐标(xo,yo),将一外接电压表一端与测针相连,另一端接零线。从生产井位置(xo,yo)开始,沿某一半径方向移动测针,隔一定距离记录一个电压值和相应点坐标值(x,y),式(6)转换,就可测出压降漏斗曲线。注意:井附近数据点密一些,往外疏一些。四、实验步骤(1)电解质溶液配制计算(2)计算相似系数(3)产量与压差关系举例说明压力、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误差的计算过程,并将数据填在表1中,绘制产量与压差的实际和理论关系曲线。(4)压降漏斗数据处理与曲线绘制举例说明实际半径、实
4、测压差和理论压差计算过程,并将数据填在表2中,绘制实测与理论压降漏斗曲线。五、数据处理五、数据处理实验仪器编号:水槽尺寸:表1产量与压差关系数据表模型参数:rem=;rwm=;hm=;ρ=;T=地层参数:re=;rw=;h=;K=;μ=;序号12345678ΔU(V)345678910I(mA)e(%)五、数据处理表2压降漏斗曲线数据记录表(电压法)外加电压:井的位置:x0=cm,y0=cm序号1234567离生产井距离rm(cm)0.10.515102030位置(x,y)(cm)与生产井间的电压ΔU(V)油藏中距井半径r(m)与井底压力间的差值ΔP()理论曲线中的压降值ΔPt()水之
5、歌,水之思关于当今世界“水”资源状况你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词语,了解文章内容;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枯燥的说明文写的生动有趣的。过程与方法:学习采用逻辑顺序写作说明文及采用小标题写作文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的观念。学习目标:1、字词积累:预习过程中你积累了哪些生鲜字词?2、内容把握:文章题目“水之歌,水之思”包含了几层意思?3、文体常识:从文体上来看,这篇文章和前面几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你对这种文体了解有多少呢?4、作者是如何把枯燥的说明文写的生动有趣的?请举例说明。5、文章采用怎样的顺序进行写作的?
6、在结构上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五分钟的时间整合预习成果,完成下面的思考题:环节一:整合预习成果环节二:展示预习成果一、我积累了如下几个字词:嵯峨毛坯楔形文字cuópīxiē二、我是这样理解题目的:题目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对水的重要作用的歌颂;(生命之源、雕刻大师)二是对水资源遭到破坏所引发的深深的思考。(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一、什么是说明文?二、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
7、的是事物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说明文顺序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如何判断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古—今。(朝代、季节、时间……)“过后”,“不久”……如何判断说明文的说明顺序?(2)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上→下;内→外;东西南北中;四周→中央……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尤其介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