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

ID:6214583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_第1页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_第2页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_第3页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_第4页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  摘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与特点,介绍了盐城供电公司将软交换运用于电力通信领域的积极探索,包括软交换系统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方案设计、业务实现等,着重论述了如何通过软交换技术引入新的多媒体调度通信业务。关键词:软交换技术;SIP;电力通信中图分类号:F470.6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IP网络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业务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语音及低速的数据业务,用户希望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采用高速的接入方式,享受个性化、多媒体综合性业务。过去设计的语音网络越来越不

2、能适应多元通信的需求。不仅公网如此,各专网调度通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专网调度通信实现以语音为主的调度指挥功能。随着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专网调度通信正向宽带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基于IP网络构建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调度代表了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潮流。专网调度通信也正逐渐由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调度演变成以软交换为核心的新一代调度。91软交换技术软交换基于IP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1个分组,每个分组信息都加载了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

3、址标志,在1条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将他们分别转发至目的地。在目的地经重新整理后,还原成原始数据。分组交换的特点是:通道共用,动态分配,统计复用,无连接操作寻址;通道利用率高;按照尽力而为策略提供业务;易于实现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1.1软交换交换方式软交换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封闭交换结构,采用完全不同的横向组合模式,将体系结构分为媒体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与传统电路交换的体系结构相比,软交换网络用分组交换代替电路交换;将呼叫控制与业务提供从媒体层中分离出来,实现业务与控制及传送与接入相分

4、离;同时,通过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构成一个开放、分布和多厂家应用的系统结构,可扩展性强。接入层支持多媒体业务和用户的接入,传统的电路交换网通过媒体网关应用于边缘接入层,依然可以正常运行;传输层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IP网,9完成业务数据和控制层与媒体接入层间控制信息的集中承载传输;控制层主要由软交换设备组成,是软交换系统的控制核心,完成呼叫和业务的控制等功能,向业务层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将呼叫控制和业务相分离;业务应用层主要指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和服务的设备,同时具有相应的业务生成和维护环境。其网络体系结构既能在PST

5、N中传送数据业务,又能在分组网中以一定的质量传送语音,克服了异构网络环境下进行业务交换的难题;将承载、呼叫控制和业务生成相分离,解决了上层服务交替时难以平滑过渡的问题;在各层与各单元之间采用标准协议和开放接口进行通信。1.2软交换协议国际上IP网络通信的主要标准有H.323和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H.323和SIP都是实现VoIP和多媒体应用的软交换通信协议,两者都对IP电话系统信令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然而两者在系统结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方向上各不相同。H.323采用的是传统

6、电话信令模式,包括一系列协议;而SIP借鉴互联网协议,采用基于文本的协议。当采用H.323协议时,各个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可以进行互相操作,用户不必考虑兼容性问题;而SIP协议应用较为灵活,可扩展性强。两者各有侧重。1.2.1H.323协议H.3239协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提出、基于电信网信令和协议制定的IP多媒体标准,而不是为IP电话专门提出的。但是IP电话,特别是电话经由网关到电话的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建议采用H.323来实现,因而H.323协议也常被“借用”作为IP电话的标准。H.323协议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协

7、议,提供了一种集中处理和管理的工作模式,适用于从终端到终端的IP电话网或视频会议网的构建。1.2.2SIP协议SIP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协议,利用已有的IP网络协议提供多媒体业务,是一个与H.323并列的协议,与H.323体系相比,其作用类似于H.225.0。SIP具有简单、扩展性好以及和现有的Internet应用联系紧密的特点。SIP的出发点是想以现有Internet为基础来构建IP电话业务网。因此,SIP的设计思想与H.323完全不同,与以H.323协议为基础的IP电话相比,SIP需要相对智能的终端,对于用户终端是非智能

8、终端的场合,也可以使用SIP作为呼叫信令。1.2.3两种协议的比较1.2.3.1系统结构差异首先,从系统结构上分析,在H.323系统中,终端主要为媒体通信提供数据,功能比较简单,而对呼叫的控制、媒体传输控制等功能的实现则主要由网守来完成。H.3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电力交换中软交换技术应用  摘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与特点,介绍了盐城供电公司将软交换运用于电力通信领域的积极探索,包括软交换系统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方案设计、业务实现等,着重论述了如何通过软交换技术引入新的多媒体调度通信业务。关键词:软交换技术;SIP;电力通信中图分类号:F470.6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IP网络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业务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语音及低速的数据业务,用户希望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采用高速的接入方式,享受个性化、多媒体综合性业务。过去设计的语音网络越来越不

2、能适应多元通信的需求。不仅公网如此,各专网调度通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专网调度通信实现以语音为主的调度指挥功能。随着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专网调度通信正向宽带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基于IP网络构建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调度代表了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潮流。专网调度通信也正逐渐由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调度演变成以软交换为核心的新一代调度。91软交换技术软交换基于IP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1个分组,每个分组信息都加载了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

3、址标志,在1条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将他们分别转发至目的地。在目的地经重新整理后,还原成原始数据。分组交换的特点是:通道共用,动态分配,统计复用,无连接操作寻址;通道利用率高;按照尽力而为策略提供业务;易于实现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1.1软交换交换方式软交换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封闭交换结构,采用完全不同的横向组合模式,将体系结构分为媒体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与传统电路交换的体系结构相比,软交换网络用分组交换代替电路交换;将呼叫控制与业务提供从媒体层中分离出来,实现业务与控制及传送与接入相分

4、离;同时,通过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构成一个开放、分布和多厂家应用的系统结构,可扩展性强。接入层支持多媒体业务和用户的接入,传统的电路交换网通过媒体网关应用于边缘接入层,依然可以正常运行;传输层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IP网,9完成业务数据和控制层与媒体接入层间控制信息的集中承载传输;控制层主要由软交换设备组成,是软交换系统的控制核心,完成呼叫和业务的控制等功能,向业务层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将呼叫控制和业务相分离;业务应用层主要指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和服务的设备,同时具有相应的业务生成和维护环境。其网络体系结构既能在PST

5、N中传送数据业务,又能在分组网中以一定的质量传送语音,克服了异构网络环境下进行业务交换的难题;将承载、呼叫控制和业务生成相分离,解决了上层服务交替时难以平滑过渡的问题;在各层与各单元之间采用标准协议和开放接口进行通信。1.2软交换协议国际上IP网络通信的主要标准有H.323和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H.323和SIP都是实现VoIP和多媒体应用的软交换通信协议,两者都对IP电话系统信令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然而两者在系统结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方向上各不相同。H.323采用的是传统

6、电话信令模式,包括一系列协议;而SIP借鉴互联网协议,采用基于文本的协议。当采用H.323协议时,各个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可以进行互相操作,用户不必考虑兼容性问题;而SIP协议应用较为灵活,可扩展性强。两者各有侧重。1.2.1H.323协议H.3239协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提出、基于电信网信令和协议制定的IP多媒体标准,而不是为IP电话专门提出的。但是IP电话,特别是电话经由网关到电话的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建议采用H.323来实现,因而H.323协议也常被“借用”作为IP电话的标准。H.323协议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协

7、议,提供了一种集中处理和管理的工作模式,适用于从终端到终端的IP电话网或视频会议网的构建。1.2.2SIP协议SIP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协议,利用已有的IP网络协议提供多媒体业务,是一个与H.323并列的协议,与H.323体系相比,其作用类似于H.225.0。SIP具有简单、扩展性好以及和现有的Internet应用联系紧密的特点。SIP的出发点是想以现有Internet为基础来构建IP电话业务网。因此,SIP的设计思想与H.323完全不同,与以H.323协议为基础的IP电话相比,SIP需要相对智能的终端,对于用户终端是非智能

8、终端的场合,也可以使用SIP作为呼叫信令。1.2.3两种协议的比较1.2.3.1系统结构差异首先,从系统结构上分析,在H.323系统中,终端主要为媒体通信提供数据,功能比较简单,而对呼叫的控制、媒体传输控制等功能的实现则主要由网守来完成。H.323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