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

ID:621418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6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_第1页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_第2页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_第3页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_第4页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患者48例,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的间皮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进行影像学观察,分析鉴别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同时进行胸水化验,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胸膜结核瘤女性占比62.50%,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显著多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0.05)。见表1。2.2胸水化验及影像

2、学检查结果48例胸膜结核瘤发生在右侧31例(胸壁17例、肋膈角8例,叶间胸膜6例),左侧17例(胸壁8例、肋膈角9例)。肿块直径为1.9cm×2.8cm~4.8cm×3.65cm。30例(62.50%)合并肺内陈旧性钙化灶、胸膜增厚或粘连(肋膈角模糊、圆钝)。胸膜结核瘤的胸水颜色为黄绿色呈渗出状,胸膜间皮瘤胸水颜色多呈红色呈渗出状;胸膜结核瘤的胸水病理检查主要是单核细胞中的淋巴细胞,胸膜间皮瘤胸水病理检查多为各型间皮中的间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胸膜结核瘤的胸水增长速度慢,而胸膜间皮瘤胸水增长速度较快。胸膜结核瘤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为:瘤体向肺内呈结节状凸起,基底部附着于胸膜,16例基底部较广

3、,密度均匀,边界较为光滑平整,周围无卫星灶;增强CT扫描未见强化,瘤体内可见不均匀钙化表现,其胸部正位、胸部侧位及左侧肺窗胸腔积液CT图分别见图1A、B、C。胸膜间皮瘤胸部CT显示,患侧肺组织受压不张,纵隔固定、僵直;壁层胸膜不规则增厚(厚度在10mm以上)。细菌学检查、胸部CT表现等方面与胸膜间皮瘤差异显著(P3cm,规则化疗下无变化者。确诊后未行手术的41例患者,经治疗后,病灶吸收27例,病灶不变者7例,7例患者因病灶进一步扩大而行手术治疗。3讨论5胸膜结核瘤,又称为胸膜结核球,是胸膜腔内局限性病灶,可发生在壁层胸膜或脏层胸膜[8]。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渗出

4、性结核性胸膜炎在吸收过程中[9],局部结核组织进一步浓缩、干涸、形成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样团块。本次研究中,48例胸膜结核瘤患者中32例病灶位于下肺;25例有肺结核病史,其中13例具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但也有学者认为当结核杆菌经淋巴系统或血液传播接种到胸膜的壁层或脏层,进而发展为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样团块而形成结核瘤。另有研究发现,在渗出性胸膜炎吸收的早期可见同侧肺结核[10],提示浅表性结合外侵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本次研究中,48例胸膜结核瘤的患者中有30例(62.50%)合并肺内陈旧性钙化灶、胸膜增厚或粘连(肋膈角模糊、圆钝)。  胸膜结核瘤症状无特异性,易与胸膜间皮瘤、周围

5、型肺癌、其他肺部恶性肿瘤相混淆,故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同期入院的48例胸膜间皮瘤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胸水及影像学表现的鉴别观察。胸膜结核瘤以女性居多,且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较多;较少并发气胸与咳嗽。胸膜结核瘤的胸水颜色、增长速度、细菌学检查、胸部CT表现等方面与胸膜间皮瘤差异显著,为胸膜结核瘤与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在病理学检查中,胸膜结核瘤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或炎症坏死组织,倾向于结核。在应用X线与CT诊断过程中,X线透视下多轴位观察可清楚地显示胸膜结核瘤的形态与位置,在患者深呼吸时可见肿

6、块与肋骨、胸壁的同步运动[11]。行CT扫描则比X线更能清楚地显示肿块与胸膜的连接情况、是否合并肺内钙化灶、胸膜腔内肋膈角变化及胸膜粘连钙化情况。并且CT螺旋扫面的重建技术对于胸膜结核瘤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多角度地显示病变形态及范围,有效弥补了X线平面及二维CT扫描的不足,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548例患者中,确诊后即行外科手术的有7例,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有41例。据临床资料显示[12],胸膜结核瘤多在抗结核治疗的3个月内发生,继续抗结核治疗3~18个月则可大部分吸收。由于胸膜结核瘤血供较为贫乏,通过血液达到病灶内的药物浓度较低,因而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能力有限,导致多数病菌进入休眠

7、状态[12],并未消减,当机体处于免疫力降低时,则加重病变,进一步恶化。因而笔者建议无论手术与否,都维持原抗结核治疗计划6~9个月,如治疗6~12个月后,结核瘤持续扩大或临床症状加重可考虑更换治疗方法,如诊断不明确病情迁延不愈,或患者要求,则可行手术治疗。[参考文献][1]鄢仁晴,赵兴容,赵玉洁,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记忆性T细胞亚型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56-2358.[2]李光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患者48例,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的间皮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进行影像学观察,分析鉴别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同时进行胸水化验,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胸膜结核瘤女性占比62.50%,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显著多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0.05)。见表1。2.2胸水化验及影像

2、学检查结果48例胸膜结核瘤发生在右侧31例(胸壁17例、肋膈角8例,叶间胸膜6例),左侧17例(胸壁8例、肋膈角9例)。肿块直径为1.9cm×2.8cm~4.8cm×3.65cm。30例(62.50%)合并肺内陈旧性钙化灶、胸膜增厚或粘连(肋膈角模糊、圆钝)。胸膜结核瘤的胸水颜色为黄绿色呈渗出状,胸膜间皮瘤胸水颜色多呈红色呈渗出状;胸膜结核瘤的胸水病理检查主要是单核细胞中的淋巴细胞,胸膜间皮瘤胸水病理检查多为各型间皮中的间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胸膜结核瘤的胸水增长速度慢,而胸膜间皮瘤胸水增长速度较快。胸膜结核瘤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为:瘤体向肺内呈结节状凸起,基底部附着于胸膜,16例基底部较广

3、,密度均匀,边界较为光滑平整,周围无卫星灶;增强CT扫描未见强化,瘤体内可见不均匀钙化表现,其胸部正位、胸部侧位及左侧肺窗胸腔积液CT图分别见图1A、B、C。胸膜间皮瘤胸部CT显示,患侧肺组织受压不张,纵隔固定、僵直;壁层胸膜不规则增厚(厚度在10mm以上)。细菌学检查、胸部CT表现等方面与胸膜间皮瘤差异显著(P3cm,规则化疗下无变化者。确诊后未行手术的41例患者,经治疗后,病灶吸收27例,病灶不变者7例,7例患者因病灶进一步扩大而行手术治疗。3讨论5胸膜结核瘤,又称为胸膜结核球,是胸膜腔内局限性病灶,可发生在壁层胸膜或脏层胸膜[8]。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渗出

4、性结核性胸膜炎在吸收过程中[9],局部结核组织进一步浓缩、干涸、形成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样团块。本次研究中,48例胸膜结核瘤患者中32例病灶位于下肺;25例有肺结核病史,其中13例具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但也有学者认为当结核杆菌经淋巴系统或血液传播接种到胸膜的壁层或脏层,进而发展为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样团块而形成结核瘤。另有研究发现,在渗出性胸膜炎吸收的早期可见同侧肺结核[10],提示浅表性结合外侵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本次研究中,48例胸膜结核瘤的患者中有30例(62.50%)合并肺内陈旧性钙化灶、胸膜增厚或粘连(肋膈角模糊、圆钝)。  胸膜结核瘤症状无特异性,易与胸膜间皮瘤、周围

5、型肺癌、其他肺部恶性肿瘤相混淆,故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同期入院的48例胸膜间皮瘤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胸水及影像学表现的鉴别观察。胸膜结核瘤以女性居多,且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较多;较少并发气胸与咳嗽。胸膜结核瘤的胸水颜色、增长速度、细菌学检查、胸部CT表现等方面与胸膜间皮瘤差异显著,为胸膜结核瘤与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在病理学检查中,胸膜结核瘤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或炎症坏死组织,倾向于结核。在应用X线与CT诊断过程中,X线透视下多轴位观察可清楚地显示胸膜结核瘤的形态与位置,在患者深呼吸时可见肿

6、块与肋骨、胸壁的同步运动[11]。行CT扫描则比X线更能清楚地显示肿块与胸膜的连接情况、是否合并肺内钙化灶、胸膜腔内肋膈角变化及胸膜粘连钙化情况。并且CT螺旋扫面的重建技术对于胸膜结核瘤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多角度地显示病变形态及范围,有效弥补了X线平面及二维CT扫描的不足,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548例患者中,确诊后即行外科手术的有7例,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有41例。据临床资料显示[12],胸膜结核瘤多在抗结核治疗的3个月内发生,继续抗结核治疗3~18个月则可大部分吸收。由于胸膜结核瘤血供较为贫乏,通过血液达到病灶内的药物浓度较低,因而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能力有限,导致多数病菌进入休眠

7、状态[12],并未消减,当机体处于免疫力降低时,则加重病变,进一步恶化。因而笔者建议无论手术与否,都维持原抗结核治疗计划6~9个月,如治疗6~12个月后,结核瘤持续扩大或临床症状加重可考虑更换治疗方法,如诊断不明确病情迁延不愈,或患者要求,则可行手术治疗。[参考文献][1]鄢仁晴,赵兴容,赵玉洁,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记忆性T细胞亚型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56-2358.[2]李光明,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