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

ID:62138897

大小:26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6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_第1页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_第2页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_第3页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_第4页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易错点汇编(1)化学与生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查缺补漏(1)化学与生活1、唐末五代时期丹学著作《真元妙道要略》中记载:“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与文中描述相关的是()A.铝热剂B.黑火药C.制陶瓷D.活字印刷2、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古代文献记载了古代化学的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古代文献说明A《新修本草》中“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推测“绛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B《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了焰色反应C《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

2、取汁,尽服之”提取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木与木相摩则然(燃)”的“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C.“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D.“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瓷”是硅酸盐产品4、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C.

3、《本草纲目》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利用焰色反应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D.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5、以下是从中国古代著作中摘取出来相关涉及化学叙述的解说,其中错误的是(  )A.“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B.“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区分硝石与朴硝(Na2SO4)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Na2CO36

4、、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漉”相当于分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B.司母戊鼎属青铜制品,是我国古代科技光辉成就的代表之一C.瓷器(China)属硅酸盐产品,China一词又指“瓷器”,这反映了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乡”的形象D.侯德榜是我国化学

5、工业的奠基人,主要成就:侯氏制碱法,该碱指的是烧碱8、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此书记载,麻黄能碳酸氢钠药片“止咳逆上气”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9、中华文化有着深厚底蕴,《天工开物》载有“…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击生火,祸不可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KNO3属于易燃品B.KNO3属于强电解质C.KNO3的焰色反应为紫色D.KNO3中混有NaCl可用重结晶法提纯10、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

6、的是(  )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B.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D.“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半江瑟瑟半江红”描述的是丁达尔效应B.由乙烯生产环氧乙烷的原子利用率可以为100%C.煤经气化、液化处理后再燃烧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D.作漂白剂时体现较强的氧化性1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

7、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D《诗经•大雅•绵》:“堇荼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糖类均有甜味13、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