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31551
大小:1.9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1-04-18
《最新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轮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轮复习蔡伦毕昇军事文艺复兴骑士阶层地理大发现考点一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问题探究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2)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3)交流: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促进(4)教育:教育和科举的发展推动(5)对外:明之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精华(6)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李约瑟难题”又名“李约瑟之谜”。其内容是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纪,
2、中国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了近代却没有向近代理论科学的演变?闻名遐迩的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是20世纪的同龄人,这位早年享誉国际科坛生物化学家在37岁时毅然从生化专业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一下坠入中国古代文明的“爱河”,一发而不可收,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矿’里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从1954年起,他和他的合作者编写出版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彻底推翻了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西方中心论”,为中国古代科技讨回了公道。中国科技没转化为近代科技原因1、经济: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阻碍;2、政治: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3、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的束缚;3、思想:重人伦轻科技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4、政策:科举制度(文化)、重农抑商(经济)、闭关锁国(对外)等阻碍5、教育落后: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6、科技: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强调实用性,很少理论探讨和深思,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形式相传。)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西方的命运为何与中国不同?认识?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策:重商主义(经济)、殖民扩张(对外)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思想:文艺复兴
4、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技推动:工业革命的促进认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问题探究五: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问题探究六: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实践:3、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发展——物质基础;4、科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理论: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等。CDDAB6.(2013东莞检测)“这
5、一新发明的起源,就潜藏在三项更古老的发明中:纸张、拓片和雕刻印章。”“这一新发明”指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电报D.互联网B(2013浙江联考)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藏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C中国人都知四大发明,因此而津津乐道。但是,千百年已经过去,国人是
6、否还有其他什么值得夸耀的大发明呢?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改变人类历史的大发明却层出不穷,不计其数。例如:蒸汽机,电力,电灯,电脑,汽车,飞机,互联网,等等。尤其是美国人和欧洲人改变世界的大发明真是数不胜数,大家是否看到他们因为自己国家的大发明而沾沾自喜,乐此不疲得到处宣扬呢?他们的大发明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屈指可数呢?了解自己国家过去的光辉历史,固然重要,但是死抱着过去,就会导致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中国人的大发明不应该只有这四个,应该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增加才对。考点二 古代中国文学成就雅重章叠句楚国《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
7、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大一统王勃孟浩然白居易边塞浪漫主义市井生活元杂剧明清小说的文学特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6、(2013黑龙江联考)《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7、(2013·北京东城区检测)“盖自唐宋以来,士之
8、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