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18027
大小:600.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实验三-骨骼肌收缩特性及收缩形式的观测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三-骨骼肌收缩特性及收缩形式的观测实验六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观察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观察骨骼肌单收缩、收缩的总和及强直收缩现象实验动物:牛蛙实验器材:牛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肌槽,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棉线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以阈上刺激给予坐骨神经单刺激、双刺激及连续单刺激,观察单收缩的时程、总和过程及强制收缩产生的过程使用张力传感器连接标本和生理
2、信息采集系统1.实验仪器用品的准备打开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张力传感器与刺激输出。将标本的股骨头固定在肌槽的固定孔或夹缝内,腓肠肌肌腱上的扎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相连,坐骨神经搭在肌槽内的两个金属电极上,电极接头与刺激输出线接通。调节扎线松紧度,使肌肉自然拉平(保证肌肉一旦收缩,即可牵动张力传感器的应变梁)。图1实验标本(左)及其固定(右)2.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准备开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选择张力信号输入,然后启动波形显示图标,此时显示通道中出现扫描线。调节刺激装置的设置,将延时、波宽及刺激强度调至适当大小
3、,选择好刺激方式。启动刺激图标,调节扫描基线接近刺激标记线后即可进行实验。3.实验观察(1)观察刺激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关系。从实验模块中选择神经肌肉的强度与收缩反应的实验项目,初始刺激强度为0.01-0.05V,增量为0.005V,启动刺激图标,观察肌肉收缩反应。分析该标本的阈刺激强度、阈上刺激强度和最适刺激强度。当出现3-4次同等高度的收缩曲线时,停止刺激。图2不同刺激强度下骨骼肌的收缩曲线3.实验观察(2)观察腓肠肌的单收缩时程。选用单刺激方式,调节刺激强度,使肌肉收缩的幅度适中。将实验用通道的扫描速度调快
4、,启动刺激开关。当显示通道出现一个单收缩曲线时,立即点击暂停图标。测量单收缩的三个时程:潜伏期,收缩期与舒张期。ab.潜伏期bc.收缩期cd.舒张期图3骨骼肌收缩曲线示意图3.实验观察(3)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启动波形显示图标,调节刺激设置为双刺激方式,并使两个阈上刺激强度相等。先调节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然后逐渐缩短刺激间隔,分别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形式的变化。(4)观察肌肉的强直收缩。调节刺激设置为串刺激或连续单刺激方式,或设置高级刺激方式,自定义组数,设定不同组的刺激频率和脉冲数,刺激频率与脉冲数
5、呈正比增长,观察并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图4骨骼肌不同形式的收缩曲线示意图1.如果肌肉在未给刺激时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漏电等原因引起的,需检查仪器接地是否良好。2.做肌肉最大收缩时,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会损伤神经。3.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好后需在任氏液中先浸泡一定时间。4.在肌肉收缩后,应让肌肉休息一定时间再作下一次刺激,特别是在观察刺激频率的影响时。1.何谓标本的最适刺激强度?2.你所制作的标本兴奋性如何,其指标是什么?3.同一标本的阈刺激强度与最适刺激强度是否会发生
6、变化,为什么?4.刺激骨骼肌与刺激神经的单收缩曲线有何不同?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范小芬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经过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不同治疗原则,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防治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治疗大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第一节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总原则。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疗原则--
7、---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治异同等。(一)预防原则一、预防的基本概念1.预防的含义------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预防原则一、预防的基本概念1.预防的含义2.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治未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一、未病先防1.定义——未病之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2.目的——培养正气,防止邪气的侵入。《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8、来”。3.方法——如调摄精神,锻炼身体,适应四时,调节饮食及生活起居,劳逸结合等;此外强调避其毒气;另外还包括药物预防、人工免疫。二、既病防变1.定义——疾病发生以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2.目的——防止传变。3.方法——(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控制传变。二、既病防变3.方法(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见微知著,防患未然”(2)防止传变①截断病邪的途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