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ID:6211299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6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_第3页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_第4页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滁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滁菊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滁菊病害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滁菊;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682.1+1;S43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4-0151-02滁菊主要产于滁州,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因品质优良,驰名全国,被誉为全国四大白菊之首。全椒县是滁菊主要产区,民间栽培已有6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病害是影响滁菊生产的一大制约因素,由于其种类多、发生面广、危害严重,常造成滁菊大面积减产,品种下降[1-2]。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病

2、害对滁菊造成的产量损失,降低滁菊中农药残留,提高滁菊品质,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10—2013年,笔者就全椒县滁菊病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1滁菊病害发生特点1.1苗期病害7全椒县菊花苗期病害主要是根腐病。根腐病引起菊花死苗,影响前期移栽成活率,且病苗生长缓慢,也给大田带来初侵染源。根腐病在滁菊开花前后发病,根系腐烂,呈干腐或乱麻状,叶片枯黄凋萎,花蕾展不开或开花小,5—6月是病害的高发期。带菌土壤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植株根部的伤口和高温高湿的环境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及通风透光差易诱发病害。1.2叶部病害菊

3、花褐斑病(SeptoriachrysanthemellaSacc.)、菊花锈病(PucciniahorianaP.Henn.)、菊花白粉病(OidiumchrysanthemiRabenh.)等病害是全椒县菊花叶部主要病害,发病率一般为10%~20%,如菊花褐斑病危害严重年份,常造成叶片枯死达30%~50%,单株花朵减少30%~50%,发病严重的年份,花朵减少70%,甚至造成毁灭性危害,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9—10月发生最重。1.3菊花病毒病多发生在嫩叶上,表现为叶片皱缩畸形、花叶或植株矮小,发育不良,花瓣染病时会曲折萎缩失去光泽,严重时影响植株的正常发

4、育。该病主要传播媒介是蚜虫、叶蝉和蝽类,人工带菌操作也能传播,多为接触感染,发病时间多在5—8月。2011年5—6月全椒县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当,而降雨偏少,菊花苗蚜偏重发生,同年菊花病毒病也重发。1.4土传病害7菊花枯萎病为菊花土传病害,该病喜高温高湿,7月下旬、8月上中旬是其高发期,发病率一般在15%,重发年份高达60%~70%。重茬连作、土壤黏重、氮肥偏施、地势低洼,加之应用不抗病品种,与高温高湿天气相遇,枯萎病发生严重[3]。最初植株表现生长缓慢,下部叶片褪绿发黄,失去光泽,不平,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张,直至全株叶片萎蔫下垂,变褐枯死。2综合防治措施贯彻“预防

5、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措施,增强滁菊抗逆和抗病虫能力。根据当地过去(特别是上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天气、滁菊生长季节和苗情,做出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准确测报。掌握滁菊敏感生育期,在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科学施药防治[4]。2.1植物检疫规范植物检疫程序,加强菊花种苗检疫,防止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2.2农业防治(1)使用抗病力强、产量高的脱毒贡菊苗,菊花苗床选择无病菌污染、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地势高的田块。7(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轮作可以恶化病虫发生环境,全椒县推广“稻—菊”水旱轮作,大

6、大减轻了土传病害等病害的发生程度。(3)选用肥力强、向阳沥水的沙质土高床深沟栽培,畦面平整,排水沟三沟相通,确保雨后排水畅通,避免涝渍。(4)控制栽插密度,按行株距40cm×30cm移栽,每穴1株,合理密植,确保菊株群体生长整齐、健壮,同时保持植株间通风透光好,田间湿度小,抑制病害的发生。生长期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理病叶和枯死病株,消灭初侵染源。(5)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足基肥,配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旺盛;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控施氮肥,增加滁菊植株的抗病力。(6)菊花生长期间及时整枝、中耕除草,第1次除草在移栽后15d,第2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改善田间通风

7、透光条件;结合滁菊剪苗、摘顶心,随手摘除下部病叶,将枯株和落叶深理或烧掉。当嫩梢萎蔫或折断时,摘除顶梢,集中带出田外烧毁,有效减少菊蚜、叶蝉等传毒虫源。2.3生物防治以菌治菌,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存与发展。如以抗菌素(5406菌肥)、链霉素、放线菌酮等防治菊花病害,用微生物固体发酵而制得的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防治菊花病毒病,利用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防治菊花白粉病。2.4物理防治7(1)用50℃热水浸泡菊苗30min,可杀死根瘤、病菌。(2)5—10月,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可在田间采用黄色黏胶板进行诱杀;利用诱虫蓝板+信息

8、素可有效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