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096464

大小:2.55 MB

页数:76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正常菌群与常见致病菌一、人体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1.概念:寄居在正常人体开放性部位的微生物群,正常时对人体有益无害,并与宿主保持动态平衡的生态体系与外界接触和相通的腔道---体表、口腔、鼻咽、眼结膜、肠道、泌尿生殖道等4.生理作用:①生物拮抗(antagonism)②营养作用③免疫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抑癌作用①生物拮抗(antagonism)生物拮抗机制A.竞争黏附(占位性保护)作用竞争上皮细胞表面受体,形成生物膜,使外来菌不能定植而入侵机体,发挥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作用B.产生有害代谢产物:酸类、H2O2C.竞争营养物质通过竞争营养,大量繁殖,处于优势地位②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参与

2、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及合成如:氮的利用糖代谢维生素的合成③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作为抗原:肠道菌群会刺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并且不断“训练”它,让它增加“分辨敌我”的能力。正常菌群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保持活跃状态,是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机体免疫器官发育——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物质④抗衰老作用科学家通过对30位长寿老人的取样分析发现,这些老人体内的厌氧菌群所占的比例特别大,尤其是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远远高于一般人体内双歧杆菌的含量。有人将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健康长寿的标志之一。通过产生SOD,清除O2-,保护组织细胞如

3、: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⑤抑癌作用——自身产生的多种酶类,使致癌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激活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5.影响正常菌群组成的因素饮食结构年龄环境(卫生条件)药物(抗菌药物)疾病(消化道疾病)气侯生活习惯精神状态饮食结构的影响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多食蛋白质的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杆菌较多。吃什么饭,养什么菌。动物实验表明:长期食用大量高脂饲料,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数量会下降,一些病菌如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会增加。饮食结构的影响新几内亚人食物的96.4%是白薯,他们的肠道中有固氮菌,且是肠道菌群的恒定成员。使得

4、足够的氮素被固定下来,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因此,新几内亚人就能依赖营养成分不全的食物为生。日本人的大肠里存在消化海藻的细菌。原因日本人日常饮食中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海藻。这使得肠道细菌具有了消化海藻的能力。年龄的影响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2小时内,在胎便内就可找到双歧杆菌,约4天后成为优势菌。中年,有益菌双歧杆菌与有害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一个衡定水平。老年,肠道中双歧杆菌明显减少,有害菌梭状芽孢杆菌相对增加。肥胖症也和肠道细菌有关在“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选中的124个样品提供者中,就有患有肠炎和肥胖症的病人。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已经发现病人肠道菌群的基因组成和正常人有很

5、大不同2009年《自然》题为“导致肥胖的细菌群”的论文:研究者从肥胖的老鼠体内取出其肠内细菌群,然后移植到瘦小的无菌老鼠体内。结果,在生活和饮食维持原状的情况下,无菌老鼠居然也发福了。肠道细菌与代谢综合征研究发现,缺乏先天性免疫因子TLR5的突变小鼠会产生代谢综合症的标志性特征,如伴有肠道微生物系变化的脂肪积聚的增加及胰岛素抵抗。这些突变的小鼠还会比它们的对应正常小鼠进食更多的食物。将这些突变小鼠的肠道内微生物转移到无菌小鼠的肠道之中,则无菌小鼠出现代谢综合征的特征,这提示:肠道微生物系的变化可能是代谢综合症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其后果(三)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在人体中的分布

6、部位常见菌皮肤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粉刺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口腔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等鼻咽腔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眼结膜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胃正常一般无菌肠道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阴道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尿道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1、皮肤皮肤上的细菌以汗液、皮脂、角质(皮屑)为营养来源,

7、容易在潮湿的部位滋生。另外皮肤面积大,暴露在外,正常菌群数量多。《科学》(2009年5月29日)一项研究表明:采集了l0名研究对象全身20处不同部位皮肤上的细菌样本,对细菌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细菌种类最多的部位是手腕(44种),最少的部位是耳后(15种)。(1)皮肤的正常菌群来源羊膜破水后、生产中产道菌群生产后皮肤接触外环境(2)皮肤的正常菌群种类[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瓦氏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2]滕黄微球菌:多见于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