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91324
大小:555.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性点接地方式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性点接地方式一、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电力系统星形接线电力设备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对正常稳态运行的电力系统是没有影响的。但当电网发生扰动或不正常状况时,则不同接地方式的作用效果表现出来。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供电可靠性、电力设备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设置与整定、人身与设备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中涉及面很广的一个系统性、全局性问题。二、接地方式的种类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不接地(绝缘)、经电阻接地、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
2、地。中压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选择比较复杂,各国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美国中压电网以有效接地方式为主,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占72%。英国66kV电网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而33kV及以下由架空线路组成的配电网,中性点逐步由直接接地改为消弧线圈接地。日本66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6.6kV电网采用不接地方式。法国电力公司(EDF)在1990年前后开始对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改造,将运行了30多年的大电流接地方式全部改为谐振接地方式。我国配电网中,66kV和35kV电网主要采用中性点
3、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kV~10kV电网则以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近年来逐步转变为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个别地区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三、接地方式的性能评价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无论何种接地方式都对其没有影响。但系统受到扰动或发生故障时,不同的接地方式将出现不同的情况。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电力系统单相对地故障约占80%,而其中绝大多数故障都是瞬时性的。架空线路中瞬时性故障约占单相接地故障的90%;电缆线路约占30%。丹东某变电站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间瞬时性接地故障30余次,无一次永久接地,对供电连续性没
4、有任何影响。小电流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需要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在系统和用户几乎无感觉的情况下,接地电弧自动熄灭,系统保持连续供电。对于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可以允许电网在一段时间内(一般2小时)带故障运行。大电流接地方式则不同,不论单相接地故障是瞬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都必须自动切除故障线路。某地区供电局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17个变电所完成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改造后,根据1992年和1993年的统计,10kV线路因单相接地故障动作跳闸354次,其中280次造成停电事故,占79%,重合成
5、功仅74次,占21%。对电网和设备安全的影响小电流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对电网和电力设备均可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减少对一次设备频繁的短路电流冲击;减少断路器的遮断次数和继电保护的动作次数与误动、拒动概率以及运行人员的误操作概率;减轻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量。对人身安全的影响当大电流接地方式的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断路器跳闸之前,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很大,在故障点附近可能形成危险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对于城市电网,这种电压的危险性很大。电磁兼容性当三相电力线路存在零序电
6、流并通过大地返回时,就会对邻近的电信线路产生磁感应耦合即磁的影响;当三相电力线路出现对地电位不平衡时,就会对邻近电信线路产生容性耦合即电的影响。对电信系统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危险性影响和干扰性影响。按影响时间长短分为瞬时影响和长时间影响。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是磁耦合瞬时危险性影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是电耦合长时间危险性影响。从电磁兼容角度看,低电阻接地方式更有利。通过提高非有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保护性能,尽快选出故障线路并尽快切除故障线路,可以大大减轻
7、非有效接地方式对电信系统的不利影响。对过电压的影响小电流接地系统更容易产生内部过电压。根据运行统计,过电压的高低与接地方式有关,一般最大过电压不超过下列数值:不接地3.5p.u.消弧线圈接地3.2p.u.小电阻接地2.0p.u.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motorneuropathy,MMN)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疾病。1985~1986年,Parry等和Roth等人几乎同时报道了4例纯运动性神经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特征是在运
8、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conductionblock,CB),而感觉神经没有或只有很轻的受累。1988年,Pestronk等首次报道此病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GMl抗体水平升高,并对免疫治疗有反应。早在1982年,Lewis等就报道了5例临床和电生理特征与此相类似的运动感觉性神经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报道的MMN已超过300例。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不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GMl抗体升高,应用免疫治疗可使症状有所改善,均提示此病是由免疫介导的。可能与空肠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