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83055
大小:375.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课件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普通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合理取向的碰撞有效碰撞新物质能量悬饮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彭素岚[教学要求]本节内容为2个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悬饮的定义、历史沿革、范围以及调摄护理;熟悉悬饮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掌握悬饮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及分型论治。教学内容:悬饮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历史沿革、范围)、类证鉴别,诊断要点,证候特征,分型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教学重点:掌握悬饮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分型论治。1 概 述[定义]悬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胸胁的一类病证,临床上以胸胁胀痛,咳唾呼
2、吸转侧时疼痛加重,病侧胸胁饱满为主要症状。[历史沿革]①饮病之名,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指出除了湿气偏胜的年份与季节 因素外,作为病理产物的饮的形成与太阴脾土攸关;饮属于六淫中湿邪的范围;饮有积 蓄于体内的特点;饮所致疾病主要在消化系统。 “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 “太阴所胜,……饮发于中”(《素问·至真要大论》) “土郁之发,……饮发注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太阴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积,中满不食”(《素问·五常政大论》)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素问·六元正
3、纪大论》) ②仲景《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有“痰饮”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 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液停积部 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 发的为伏饮。首倡悬饮病名,对脉证治疗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③隋唐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 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范围]悬饮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胸腔积液,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左心衰、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及脓胸、血胸等出
4、现悬饮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证候特征]①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悬饮的证候特征。②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③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病因病机]一、病因二、病机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诊断]①胸胁胀痛,咳唾,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特点。②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③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④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隔或胸廓饱满,叩诊下部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在浊音部位语
5、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⑤胸部X线检查,B超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胸部X线摄片可见肋膈角变钝或肺野下部密度增高,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6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① 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其治疗宗《金匮要略》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②多虚实夹杂,治以攻补兼施。凡饮邪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除饮邪;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法,阳气通则饮自化。③病机关键是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分型论治]邪犯胸肺主要症状: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身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
6、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主方:柴枳半夏汤。处方举例:柴胡15克,黄芩10克,青蒿15克,枳壳10克,半夏6克,桔梗5克,全瓜蒌15克,赤芍10克。 加减:咳逆气急,胁痛,加白芥子、桑白皮;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高热汗出不解,咳嗽气粗,去柴胡,合入麻杏石甘汤。饮停胸胁主要症状:咳嗽,胸胁胀闷,咳唾引痛,呼吸困难,甚则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 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 滑。 治法:逐水祛饮。 主方:十枣汤,控涎丹,
7、或椒目瓜蒌汤。 处方举例:椒目9克,瓜蒌15克,桑白皮10克,苏子5克,伏苓12克,生姜皮3克,陈皮 10克,半夏10克,白蒺藜10克,冬瓜皮30克。 加减: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苔浊腻加薤白、杏仁。水饮久停,胸胁支满体弱食 少,加桂枝、白术、茯苓、甘草等。络气不和者加香附、桃仁、陈皮、苏子。络气不和主要症状: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或迁延日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质黯,脉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