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60706
大小:1.4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1-04-13
《最新3傅杰英-经络疗法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概述-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3傅杰英-经络疗法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概述-药学医学精品资料一、针灸减肥现状及不足以肥为腧,局部取穴为主重方法,轻思路敲边鼓、捎带干对于肥胖人群缺乏体质认识和分析对于肥胖的并发症缺乏深入认识注意:体质不是病!正常状态下:健康标准、正常指标的差异性。亚健康状态下:体质沿着短板软肋进入功能初步失调的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下:体质的短板软肋充分暴露,进入疾病状态,出现明确的证候、症状、病灶。三、关于痰湿体质?在现代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下,由于胃纳旺盛、脾运不足(相对的胃强脾弱),呈现相对能量富余、痰湿壅盛、体
2、脂较丰的生命状态。定义:痰湿体质的形成遗传:家族史明显。优势体质生不逢时。饮食:口味重、食量大、食速快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痰湿体质的判断整体表现:舌体胖大胀满,脉象弦滑或濡缓。颈短掌厚,形体粗壮、敦实或肥胖。口味厚重,食欲旺盛体质四要素表现:形态:易发胖,沉重,舌体胖大胀满,颈短掌厚,形体粗壮、敦实或肥胖。功能:食欲旺盛。脉濡缓或弦滑。大便粘滞。代谢:生化代谢指标波动在正常高限。心理:反应、思维较慢。嗜睡打鼾四、针灸如何调理痰湿体质?基本思路:元气:腰脐之下任脉督脉(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命门、肾俞)
3、三焦:“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脾胃腧募原配穴:章门脾俞太白;中脘胃俞足三里(合穴)肝胆腧募原配穴:期门肝俞太冲;日月胆俞阳陵泉(合穴)青少年痰湿体质:轻补元气,清泻胃火,通畅大便。中青年痰湿体质:中补元气,通利三焦,健脾疏肝中老年痰湿体质:重补元气,温通三焦,补益脾气针刺方法:拔罐针刺重温灸(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不易上火)每周1~2次。常见痰湿兼加体质的调理(1)痰湿瘀血体质兼见:舌色紫暗或者舌上有瘀斑瘀点。酌加心俞、膈俞、三阴交。(2)痰湿气郁体质痰湿、肥胖每与七情失调相
4、关,互为因果。酌加膻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3)痰湿阳虚体质兼见:舌体胖大色淡水润。畏寒怕冷、容易肿胀、经迟、脉沉细。强化温补元气,宜多灸(4)痰湿气虚体质:兼见:舌体胖大萎软齿痕,肌肤松弛、四肢无力、容易疲乏、餐后腹胀、大便困难。脉弱。强化补益脾肺(腧募原)五、针灸治疗痰湿体质常见病肥胖:单纯性肥胖、中心型肥胖代谢综合征PCOS针灸调体针灸减肥针灸治病减肥、调体、治病三位一体肥胖症的诊断体重BMI:超重:25-28;肥胖:28-32;非常肥胖>32体脂率: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男性15%~18%和女性
5、25%~28%。腰腹围:男性≥102,女性≥88腰臀比:男性>1.0,女性>0.9中心性肥胖单纯性肥胖:针灸调体:温灸为主针灸减肥:中脘、滑肉门、天枢、大横、外陵、大巨、气街、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腹部电针。中心性肥胖:针灸调体:温灸为主针灸减肥:中脘、水分、天枢、大横、带脉、足临泣、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期门、肝俞。腹部电针代谢综合征诊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诊断标准:1.超重或肥胖BMI≥25。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和(或)2hPG≥7.8
6、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和(或)空腹血HDL-C<0.9mmol/L(35mg/dl)(男),<1.0mmol/L(39mg/dl)(女)。具备以上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可确诊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的针灸调理痰湿体质,重点是三焦与元气。重灸减少腰腹围:脐周、带脉、章门、足临泣、命门、肾俞。重灸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
7、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病征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因持续无排卵,严重情况下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PCOS的针灸治疗针灸调体:重点在元气、肝胆针灸减肥针灸治病:阴三针、肾俞、次髎、环跳六、痰湿体质的养生保健少吃多动,控制体重少油少盐,不要熬夜常见阳光,强壮肌肉适度空调,经常汗出谢谢!再见!咳嗽病名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为肺系疾病的主要
8、症候之一。就症状而论,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沿革«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咳嗽之名始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咳论》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景岳全书·咳嗽》中,首次执简驭繁地把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