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docx

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docx

ID:62054175

大小:8.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6

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docx_第1页
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docx_第2页
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渡汉江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翻译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渡汉江赏析: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

2、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此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挨过漫长的时间。作者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在由

3、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渡汉江》阅读答案:(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答案:一个“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

4、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一个“断”字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被贬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一个“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2)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答案: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

5、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简洁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3)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答案:原诗更

6、好。(第一步)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第二步)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第三步)二:(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

7、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答案: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小提琴的力量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藕与莼菜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素颜如雪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坦然走过乞丐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停靠点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枕边的夜莺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