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45855
大小:2.30 MB
页数:130页
时间:2021-04-13
《最新()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药学医学精品资料第一节神经系统机能概述动物体内有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系统一方面直接调节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来调节机体各部分的机能。神经系统(nervesystem,NS)的机能大致可分为三类:感觉机能:NS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运动机能:NS对躯体运动(骨骼肌收缩)的调节和对内脏器官平滑肌、心肌运动以及内外分泌腺分泌活动的调节。高级机能:NS的高级整合机能。(整合:NS把各种活动联合起来,协调起来)。学习、记忆等都是复杂的高级整合机能。第二节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
2、及分类感受器(receptor):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条件改变的结构或装置。感受器官(senseorgan):感受器和非神经性附属结构一起构成的感受装置。3.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3.1.1适宜刺激(adquatestimulus)各感受器都有自己最敏感的刺激形式。对某个感受器而言,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3.1.2换能作用与放大作用刺激跨膜信号转换发生器电位感受器电位P265图12-1放大感受器细胞的适宜刺激换能作用放大作用放大作用:单个红光的光子只有3×10-19焦耳的辐射能,然而一个感光细胞俘获单
3、个光子所引起的感受器电流却有5×10-14焦耳的电能。生理意义:适应环境,感觉远距离的弱信号。3.1.3编码(coding)作用刺激信息AP序列刺激的强度是通过单一Nf上AP频率的高低和参加这一信息传输的Nf数目的多少来编码的。P266图12-23.1.4适应(adaptation)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一定时间后,感受器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逐渐下降,感觉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或者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刺激继续AP频率↓不同的感受器其适应的快慢不同P269图12-73.2感觉过程的一般原理3.2.1感受器的冲动原理刺激感受器
4、电位APP266图12-2P267图12-33.2.2感觉的传入每一类感受器都有一定的传入通路以传导感受器发放的冲动,最后传送到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传入通路:非特异性丘脑皮层投射上传除嗅觉以外的其它各种感觉的冲动,与感觉的关系不大,主要起激活作用。特异性丘脑皮层投射一条神经通路只传导一种感觉。浅感觉感觉冲动(一级N元)由脊髓背根脊髓(二级N元)换元交叉丘脑(后腹核)(三级)延髓(二级N元)大脑皮层顶叶中央后回(体觉区)特异性丘-皮投射换元交叉深感觉感觉冲动(一级N元)由脊髓背根进入脊髓后继续上行脑干网状结构(在这里多次换元)(三级、四级、五级…)丘脑(中部核
5、)大脑皮层非特异性丘-皮投射3.2.3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1)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投射特点:交叉(头面部例外)倒置(头面部例外)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有关(2)本体感觉(深感觉)区:中央前回听觉,视觉3.2.4感觉的投射感觉的过程的最后环节是将神经过程转化为感觉,这个过程是在大脑皮层进行的。但是,最后我们总是将感觉回溯到外部环境或感受器的部位,这称之为感觉的投射。即使直接刺激大脑皮层,所引起的感觉也是投射外部的一定部位。比如,刺激中央后回顶部可以引起来自下肢的主观感觉,刺激中央后回底部可以引起来自面部的主观感觉。3.2.5感受器的中枢抑制感受器在通过
6、传入神经纤维向中枢传送神经冲动时,还会接受来自中枢的传出神经纤维的调节。一般来说,中枢的这种调节多数是抑制性的,以避免感受器过度反应。如视网膜,耳蜗,前庭等感觉器官均受中枢抑制。第四节化学感受性化学感受性(chemoreception):指嗅觉感受器和味觉感受器对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机能。嗅觉和味觉的感受器虽然形态结构不同,但两种感受器的感受机制却基本相同。这两种感受机能相互配合,相互影响。4.1嗅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嗅细胞(双极N元)嗅细胞是一种胞体为卵圆形的双极N元,外端长有嗅纤毛,内端变细成为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感受器电位。嗅细胞起着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7、的作用。化学分子与嗅细胞接触时便与膜上的受体分子相结合,从而使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感受器电流,轴丘处形成AP上传。P271图12-9味觉感受器:味蕾(味觉C+支持C)P272图12-10味觉C(感受器电位)脑Ⅶ、Ⅸ神经(AP)4.2味觉感受器基本味觉:酸、甜、苦、咸味觉区分机制:通过来自四种基本味觉的专用N通路上N信号的频率和不同组合来感知各种味觉。P272图12-11(1)味觉细胞的分布(舌背面、舌尖、舌侧面)(2)嗅、味觉细胞的更新(基底细胞)(3)味觉细胞的数量(年龄越大越少)(4)舌面各部分对味觉的敏感性(5)影响味觉敏感性的因素(食物温
8、度、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第五节机械感受性5.1触(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