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37449
大小:24.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5
《七中分推5学生和教师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必背100天》第19、21天)A.渐染(jiān)防微杜渐(jiàn)禁受(jīn)忍俊不禁(jīn)B.累赘(léi)果实累累(lěi)尽早(jǐn)言无不尽(jìn)C.哄抢(hōng)一哄而散(hòng)混淆(hùn)混水摸鱼(hún)D.接济(jì)人才济济(jǐ)间或(jiàn)间不容发(jiān)答案:B果实累累(lé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必背100天》第16、18天)A.任劳任怨融会贯通惹事生非如火如荼B.生死攸关事必恭亲声名鹊起首屈一指C.珊珊来迟死心塌地所向
2、披靡蓬荜生辉D.呕心沥血罄竹难书曲意逢迎前倨后恭答案:D(A“惹事生非”应为“惹是生非”;B“事必恭亲”应为“事必躬亲”;C“珊珊来迟”应为“姗姗来迟”)3.请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必背100天》第13、15、17、19、21天)①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者首先遭受灾难。②醍醐灌顶: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也喻感到清凉舒适。③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也喻困难重重,办法不多。④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以获得利益。⑤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不能误解为不加标点。⑥无出其右:没有比这更好
3、的了。不能误解为没有比这更糟的了。⑦运斤成风:比喻手法熟练,技术高超。不是有力气的意思。⑧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不能误作“不负众望”。⑨不名一文: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⑩首鼠两端:比喻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虽然他的言辞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B.虽然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预算、亚洲地区的稳定等诸多问题,对骆家辉相对陌生,不过其出任驻华大使,表明奥巴马政府更关注经贸事务,也更加务实。C.政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答案:C。(A否定不当,“谁也不能否认”=“谁都承认”;B主客颠倒,应为骆家辉对问题感到相对陌生;D“原因是出于……需要”句式杂糅)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3
5、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
6、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
7、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
8、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