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

ID:6202978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6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_第1页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_第2页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_第3页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_第4页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徐州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徐工院行教[2010]34号教学工作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准确反映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多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对以往实行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予以调整和完善,特制定本办法。一、教学工作量的构成1.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核等环节。2.实践教学工作量:包括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原则1.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围,包括我校在籍

2、的全日制普教本、专科生教育。2.教学工作量以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按照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和执行情况予以计算;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课程必须事先报告,批准后开设或增加的课时方可计算,否则不予统计。3.教学工作量按照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合成,全部教学工作量折算为标准课时。若工作量构成中的任一环节未完成,则不予计算该项教学工作量。三、教学工作量的定额标准1.教师按每周上标准课时9节课,每学期按18周计算,全年教学工作量定额确定为320标准课时(教授工作量定额为280标准课时)。2.选择教师系列,职称为教授、副

3、教授的“双肩挑”人员,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理论课。3.新分配硕士生、博士生,第一、二学期不做标准定额的工作量考核要求,原则上要求坐班助课或下现场锻炼,坐班助课须进行必要的教学环节(包括助课、讲义、教案、辅导、作业批改、实验等内容)的考核。4.教师有重大科研项目,经学院同意,科研处、教务处核准,可申请科研编制减免教学工作量,具体办法见第五条。四、各类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 任务含量: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每周答疑一次)、批改作业(按教学大纲布置作业,一般要求全批全改,某些课程只能部分批改时

4、,应经院长批准,且批改量不得少于总量的二分之一)、考试命题、监考、阅卷、分析、登分等。计算公式:Q=S×K1×K2×K3×K4×K5+S×K1×K6其中:Q——理论教学工作量(标准课时数)S——按教学计划的实际课时数K1——授课班级人数修正系数(见表1)K2——课程类型修正系数(见表1)K3——授课类型修正系数(见表1)K4——多门课系数(见表1)K5——重复课系数(见表1)K6——作业系数(见表1、2)表1实际授课时数折算成标准课时数的修正系数类别项目修正系数K授课班级人数(修正系数K1)一般课程60人以下1.

5、061—90人1.291—120人1.4121—150人1.6151—200人1.8课程类型(修正系数K2)大学英语课本科1专科0.9公共体育课0.8授课类型(修正系数K3)一般课程开新课1.1双语课程第一次开课3.0第二次以后开课2.0跨头(修正系数K4)学时少的第二门及以上课程1.1重复课(修正系数K5)重复课0.9作业(修正系数K6)视课程情况与作业量0—0.2备注:1、公共课作业系数(见表2),表2未列出或需进一步细化的公共课作业系数,由开课学院根据课程作业量提出初步意见,经教务处审批后执行。2、课程类型

6、修正系数不足1的课程(如专科英语与公共体育课),重复课系数为1。表2公共课作业系数课程类别作业系数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0.2其他0.15大学物理0.15英语教改班0.15非教改班0.1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0.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0.15“两课”0.1大学语文0.1应用文写作0.15(二)实践教学工作量1.实验教学工作量Z计算公式:Z=S1+S2+S3(1)指导实验工作量S1   任务含量:做好实验课的备课、上课、审阅预习报告,指导实验,整理实验环境等。多人指导同一实验,其工作量均分。S1=计划实验时数×K1+计划

7、实验时数×(实际分组数-1)×K1×0.8(2)实验准备工作量S2  任务含量:预排实验,购置器材、元件,器皿、配备药品等工作。S2=计划实验时数×K2其中:各项系数根据实验课程类型按表3取值表3实验课授课时数折算成标准课时数的修正系数实验类型K1K2计算机操作类实验0.80.05基础课实验10.10专业基础课实验1.10.15专业课实验1.20.15化学、建材类等准备工作复杂的实验10.3(3)批改实验报告工作量 S3 S3=计划实验时数×(1+(学生人数-40)×0.01)×0.22.实习、设计工作量计算方法

8、各学院根据本学院学科专业情况,按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指标有关要求(如毕业设计指导人数的要求),参照我校以前的有关规定及其他高校的做法制定,并报教务处备案。(三)公共选修课 任务含量:备课、讲授、辅导答疑、考试命题、阅卷、分析、登分等。计算公式:Z=S×K1×K2其中:Z——理论教学工作量(标准课时数)S——按教学计划的实际课时数K1——授课班级人数修正系数(附表4)K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