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13530
大小:9.4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4-12
《工程测量第1章绪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测量学的任务及作用§1.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3地面点位的确定§1.4测量工作概述第一章绪论一、测量学的概念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地面点的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Y,Z)。二、工程测量的任务工程测量是运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各类工程建设服务。工程建设三阶段测量的任务勘测设计控制,测绘地形图施工建设施工放样,竣工测量运营管理安全监测,变形观测三、测量工作分类测量工作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测定点的坐标,或把地球表面的
2、地形按比例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返回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自然形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高山陆地丘陵海洋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形体。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述,因而需要寻找一个理想的几何体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该几何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形状接近地球自然形体;②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2.参考椭球体及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
3、地体,并可用数学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体,故又称旋转椭球体。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体外表面,是球面坐标系的基准面。旋转椭球体由长半轴a(或短半轴b)和扁率α决定。我国目前采用的参考椭球体的参数为: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3m扁率α==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把地球看作圆球,其平均半径R=6371km二、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OG大地水准面铅垂线返回一、确定地面点位的方
4、法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用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上的位置(X,Y)及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来确定。如地面点:A(X,Y,H)CYABabcX二、地面点的高程地面点的高程:地面点沿铅垂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注: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以上,H为正;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以下,H为负。如图:HA=166.780mHB=-136.680mA大地水准面HABHB绝对高程(海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如:HA、HC。相对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如:HA′、HC′。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如:hAC=HC–HAhAC=HC′–HA′当hAC为正时,C点
5、高于A点;当hAC为负时,C点低于A点;我国的高程系统:水准原点全国高程的起算点。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72.260m)1956年黄海高程系(72.289m)目前我国统一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H0验潮站大地水准面三、地面点的坐标地面点的坐标常用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或空间直角坐标表示。(一)地理坐标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以椭球面法线为基准线建立的坐标系。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可表示为A(L,B)。如:北京东经116º28′北纬39º54′S纬线NO地轴:地球的自转轴(NS),N为北极,S为南极。子午面:过地球某点与地轴所组成的
6、平面。子午线:子午面与地球面的交线,又叫经线。起始子午面: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NGS。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面的交线。赤道平面:垂直于地轴并通过地球中心的平面WME。赤道:赤道平面与地球面的交线。WE赤道赤道平面起始子午面起始子午线G大地经度:过P点的子午面NPS与首子午面NMS所构成的二面角叫做P点的大地经度,用L表示。大地纬度:过P点的法线Pn与赤道面的夹角叫做P点的大地纬度,用B表示。赤道平面OPM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nLB起始子午面(首子午面)SNL取值范围:东经0~180˚西经0~180˚B取值范围:南纬0~90˚北纬0~90˚我国大地原点位于
7、陕省泾阳县永乐镇。我国统一采用的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大地原点:全国统一坐标的起算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由于地理坐标是球面坐标,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中,测量和计算十分不便。投影:将球面坐标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归算到平面上。即X=F1(L,B)Y=F2(L,B)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小地区范围内也可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高斯投影的概念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它是由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提出,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Kruger,1857~1923)加以补充完善,故又称“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