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每日一题周末培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一、以文求官。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文求官的传统。战国策士游说君主,阐述政治、外交主张,以谋取职位。这游说之辞整理成文,便是《战国策》中的文章。当时也有不少策士并没有向君主面陈己见,而是通过书信对君主进行游说。汉代自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见知于汉武帝,
2、作赋以求仕进便屡见不鲜。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仕进亦不在少数。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通过诗文选拔官员,由此产生了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如白居易《策林序》说自己为应举,曾和元稹等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唐代之后,这种备考行为更为普遍。二、以作诗文为官员职守。中国古代,士大夫首先是以官员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之中,故向帝王陈言献策,以文学来歌功颂德,进行讽刺和教化,也是他们职责所在。中国古代的文体中,官员写作行政公文类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奏、议、章、书、表,等等。《尚书》中的那些典、谟、诰、训、誓、命的写作,都出于史
3、官之手。春秋时的百国春秋及《左传》《国语》的写作也都是史官的职责。三、以诗文交际。礼有“无辞不相接”和“礼尚往来”的规定,故诗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汉以来,诗文广泛用于人们的人际交往,这类诗词,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每日一题不外乎对特定对象表示赞美、劝勉、怀念、祝贺、哀悼、要求、邀请,或诉说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说明某一问题。如宇文少府赠李白以桃竹书筒,李白作《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答谢。《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四、以诗文娱情遣兴。以诗文娱情遣兴在先秦早已有之。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诸赋,都是娱楚襄王之作。汉代的诸多赋作,也
4、具有娱乐的性质。此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集会、宴会、结社等,都免不了以诗文相娱,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宴饮、奉和酬唱之作。中国古代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娱乐诗文,而且产生了一些旨在娱乐的诗歌形式,如唱和诗、赋得诗、联句诗等。五、似小说、戏剧作为一种生存、生活方式。宋元时代的话本、戏曲作者多为民间艺人。而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更多是为了生存。明代盛行宫廷庆赏剧,或为祝寿、或为节庆而创作和演出。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仕,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摘
5、编自赵辉《生活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B、因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汉武帝赏识,所以作赋求仕屡见不鲜,也致使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C、礼规定人们交往中要有文章,要注意礼尚往来,因此诗歌早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D、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除了为了求仕之外,其他目的的文学作品本质上是生活的一个部分。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每日一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提出总论点,中间分为几个分论点,最
6、后总结论点。B、文章中间部分,按时间顺序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五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有详有略。C、文章列举白居易叙述自己和元稹等人精心备考之事,论述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D、文章以《尚书》《左传》《国语》出自史官为论据,论证古代官员以作诗文为职守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中的文章是战国策士游说君主以谋取职位的文辞,这表明,中国以文求官的传统源远流长。B、《全唐诗》收录的诗歌中六成左右是交际性质的诗歌,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C、历代产生了大量娱情诗文,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是娱情之作,这表明,诗文可以作
7、为消遣之用。D、宋元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主要是为了生存,这表明,艺人这个职业很早就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参考答案】1、C2、B3、B【试题分析】1、A项,“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于文无据。B项,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是因为六朝帝王都喜爱文学。D项,“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每日一题除了为了求仕之外”错误,应包括“以文求仕”。故选C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人文情境,是指阅读经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下面谈“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两点。学术情境就是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