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74313
大小:74.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07
《防疫知识大全 2020防疫情安全知识3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防疫知识大全2020防疫情安全知识3篇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以下是XX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疫知识大全2020防疫情安全知识1 关注防疫新情报,这些知识要记牢 出门一定戴口罩,深色朝外佩戴好 金属鼻夹要压牢,紧贴面部别松掉 医用外科N95,防止飞沫较有效 买口罩,不哄抢 用完丢弃要妥当 消毒后,密封装 “有害垃圾”分类好 开窗通风勤洗手,宅家娱乐多运动 谢绝聚餐串门走,视频也能见亲友
2、 饮食安全要讲究,拒吃野味忌半熟 咳嗽喷嚏掩鼻口,消毒酒精常备有 健康为首 关注防控和疫情,这些谣言要澄清: 抽烟喝酒板蓝根,不能预防别轻信 盐水熏醋不杀菌,维C难增免疫力 多层口罩没意义,谣言太多需辨明 有不适,别恐慌 病毒感染早报告 多观察,隔离早 理性就医不乱跑 防疫心态要积极,科学防护重隔离 减少外出风险低,切勿传播假消息 齐心胜似千钧力,风雨同舟共抗疫 守望相助不退避,和衷共济一条心 防疫知识大全2020防疫情安全知识2 1、如果在通风不良、密闭环境内工作,上班建议戴口罩。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
3、场所,建议各个单位可以错峰吃饭,减少人员的密度。 2、,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时,一定是无人的环境。因为如果人吸入了消毒剂,或是往人的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都有潜在风险。 3、“病毒在电梯按钮、门把手易存活”是个误区,这些地方风险较高,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高频接触导致交叉感染风险大。对应策略有三条:一是适当的增加消毒频次,可以一天多次;二是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隔开,手不直接去碰它;三是在接触以后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做好手卫生。 一、防疫情安全知识句子 1、关注防疫新情报,这些知识要记牢: 出门一定戴口罩,深色朝
4、外佩戴好。 金属鼻夹要压牢,紧贴面部别松掉。 医用外科N95,防止飞沫最有效。 2、关注防控和疫情,这些谣言要澄清: 抽烟喝酒板蓝根,不能预防别轻信。 盐水熏醋不杀菌,维C难增免疫力。 多层口罩没意义,谣言太多需辨明。 3、打喷嚏,捂口鼻,乱吐痰,人心凉。 要咳嗽,须遮掩,别握手,保健康。 远活禽,菜也香,拒野味,别乱尝。 碗和筷,煮一煮,常通风,笑脸扬。 4、常戴口罩勤洗手;不往人多地方走; 不办婚宴简办丧;不串亲戚不赶街; 不吃野味吃熟食;发热低烧莫恐慌; 及早发现早报告;电话报到村医室; 不信谣言信
5、政府;疫病一定能防住。 二、防疫情宣传标语 1、戴口罩总比带(戴)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 2、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3、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4、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的阶级敌人。 5、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6、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 7、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8、生命第一,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防疫知识大全2020防疫情安全知识3 一、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
6、似王冠而得名。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四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中东综合征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没有表现出SARS非典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二、本次
7、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 首先这个病感染的前提是有流行病学史:患者2周内去过武汉或湖北等地区,这点很重要,比如如果只在玉田本地居住,即使得了肺炎,也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点请大家放心。 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但多数患者为中度或轻度,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有体质不好、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三、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均属于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
8、切接触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与病例同乘坐一辆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