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67606
大小:66.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06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时间柔弱无骨,在悄然流逝着,随着时光的游走,一个崭新的学期即将开启。在这个新学期里,我继续担任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一个质的突破,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道德修养,做合格公民。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教学指导思想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可见,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
2、是“做人”。“做人”,不只是需要学习知识或者观念领域的内容,因而,本课程的核心素养不是让学生在观念上知道一个或者几个分化的知识系统(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做人”,更不只是技能学习的问题,因而,本课程的核心不是让学生学会诸如刷牙、打扫卫生和叠衣服等生活技能;“做人”,也不是单纯的道德与价值观念的灌输,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对德性的研究“不是为了了解德性,而是为了使自己有德性”。类似的,学做人不是关于人的研究活动,也不是关于人的技艺活动,而是关于人自身的建构以及人的美好生活的建构的实践活动。因而,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不是观念的和技艺
3、的,而是实践的、行动的,是引导学生在整合、理解上述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行动实现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2.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不是各领域的学科知识,而是融合性的实践智慧。从课程设置的过程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在内容上,除包含以往小学阶段的品德、历史、地理外,还融合了心理、法律、生活与社会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就是上述几门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品德课程的教学可以按其内容的学科相关性划分为心理课、品德课、历史课、地理课,或者生活课和社会课。
4、上述划分是当前存在的普遍性误解。以学科分划观念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是综合课程建设初期阶段的样态。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在实现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突破这种拼盘式的综合观念,进一步明确此综合课程内容的内在结构,使这些综合在一起的多领域的知识,围绕着“做人”这一核心目标,实现内在的有机融合,发展成为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融合的、广域的综合课程。3.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的整体生活,但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当然这种关注既有品
5、德教育,也有生活指导和科学知识学习。儿童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问题,有些是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有关的;有些则是非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无关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得开。德育课程对生活的关注应采取一种整体关注的方式,将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同时实现多种教育目的。4.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教学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儿童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
6、都不能代表儿童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儿童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2.利用这一学期主要处于相对温暖的春季,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来自大自然的
7、风、植物和动物,帮助他们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对身边植物的了解与欣赏,以及在与植物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自己身边常见动物的观察与接触,以及自己与动物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和共生共存的观念,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3.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出生给家人带来的喜悦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到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最终使学生成长
8、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建构者。4.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本单元有两个层次,为并列关系。前四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习与个体相处,针对同伴群体生活中的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核心主题,引导一年级学生反观自己的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