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96450
大小:35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3-26
《诗歌鉴赏之技巧(4)2011.2.14.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灯下读诗兼品味识来妙法与甘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之描写手法3表达方式之抒情手法4表现手法5篇章结构01、比喻02、比拟03、夸张04、借代05、设问06、反问07、双关:谐音、语意双关08、互文09、叠字10、对偶11、排比12、反复用典顶真等修辞手法描写手法1、衬托:正衬/烘托反衬2、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3、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4、对比5、白描6、细节描写7、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如:以对方写自己)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9、侧面虚写/曲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田园乐写景手法:衬托
2、渲染 层次安排 运用修辞 联想想象色彩搭配 诗中有画诗画结合近景远景动静结合明暗结合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7篇章结构开门
3、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二).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实战演练1雨后池上刘攽
4、(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
5、进行赏析。实战演练2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①甘露:寺名,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②银山:江中巨浪。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分析。实战演练3a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b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c为了领略那银山般浪涛的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的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涤荡心胸。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明确:A借景抒情。B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
6、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实战演练1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B“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动人。第三句采用曲写/侧面虚写的写法(步骤一)。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
7、亲人(步骤二)。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实战演练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写“寒灯”有何作用?祝你成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