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多回路智能温控仪的设计与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回路智能温控仪的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11.1课题背景1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32.1设计要求32.2方案设计32.3温度采集模块设计32.3.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32.3.2AD590简介42.4AD转换模块设计52.4.1A/D模数转换电路芯的选择52.4.2ADC0809简介52.5单片机部分设计72.5.1单片机AT89C51简介72.5.2单片机最小系统102.6显示电路设计122.6.1LCD1602简介122.6.2显示按键电路设计142.7报警模块硬件设计152.8控制单元设计152.9串行口
2、上位机通信模块设计162.9.1RS-232C标准162.9.2通过MAX232芯片与电脑串行口连接17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193.1AD转换模块软件设计203.2单片机软件设计213.3显示模块软件设计21第四章仿真244.1仿真软件简介254.1.1Keil软件简介254.1.2PROTEUS软件简介25II4.2Keil与PROTEUS联合仿真26结论28致谢29参考文献30附录A31附录B......................................................................................
3、...........................32附录C.................................................................................................................40附录D.................................................................................................................53II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温度的测量和
4、控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对温度测量控制的精度和范围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测温方法是针对单个温度点的单点检测、单点控制。如果需要对多个点进行检测和控制,一般的方法是在每一个测温点安放一个温度敏感元件,如铂电阻(或者是采用集成温度传感器如AD590)和相应的外围电路,最后通过A/D转换器将采集到的温度值送入单片机等控制单元,经过运算后再通过电机改变现场的温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对多点的温度进行巡回检测和控制。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
5、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总体技术水平处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平,成熟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难于控制滞后、复杂、时变温度系统控制。而适应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在仪表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面,国外已有较多的成熟产品。但由于国外技术保密及我国开发工作的滞后,还没有开发出性能可靠的自整定软件。控制参数大多靠人工经验及现场调试确定。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日本、美国、德
6、国、瑞典等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它们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等复杂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二是能够适应于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三是能够适应于受控系统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四是温度控制系统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等理论及计算机技术,运用先进的算法,适应的范围广泛;五是温控器普遍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温控器具有对控制对象控制参数及特性进行自动整定的功能。有的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能够根据历史经验及控制对象的变
7、化情况,自动调整相关控制参数,以保证控制效果的最优化;六是具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扰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62目前,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本课题设计的系统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其测温效率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多路温度采集并显示,该系统用液晶显示器节省了空间且显示效果好,报警电路同时包含了蜂鸣器和提示灯,能更好的引起操作者的警觉,在实际生产中能够降低由于温度超过额定范围引发的事故,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国内外都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62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2.1设计要求由以上背景
8、和研究目的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