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ID:6185742

大小:5.1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1-05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_第1页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_第2页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_第3页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_第4页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元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毕业设计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动态11.3论文的主要工作21.4本章小结32超临界直流锅炉概述42.1超临界机组简介42.1.1超临界机组定义42.1.2超临界机组在国外的应用42.1.3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的应用52.2超临界直流锅炉62.2.1直流炉的工作原理62.2.2超临界直流炉的静态特性72.2.3超临界直流炉的动态特性82.3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特点92.3.1汽包锅炉的控制特点92.3.2超临界锅炉的控制特点102.

2、3.3超临界直流炉和汽包炉控制系统比较112.3.4超临界锅炉的控制任务112.4超临界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122.4.1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122.4.2锅炉给水系统的工艺流程122.5几种常见的超临界锅炉给水控制方案简介132.5.1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水比控制132.5.2中间点温度校正的给水控制系统简介152.5.3中间点焓值校正的给水控制系统162.6本章小结173600MW超临界机组给水系统控制设计183.1600MW超临界机组的给水系统设计背景18II3.1.1给水控制系统的指令183.

3、1.2给水系统控制方案193.2600MW超临界机组的给水系统控制方案213.2.1给水流量定值形成说明303.2.2电泵给水流量调节说明303.2.3给水旁路阀水位辅助调节系统调节原理303.2.4汽泵给水流量调节说明303.3600MW超临界机组的储水箱水位调节系统控制方案313.3.1储水箱水位补偿说明413.3.2储水箱水位控制说明413.4本章小结41结论42参考文献43致谢44II1绪论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电力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力工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又好

4、又快发展,发电量和电网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转变发展方式进展明显,电源结构逐步优化,水电装机2.3亿千瓦,年发电量6900亿千瓦时,风电并网运行规模超4500万千瓦,均居世界第一。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在大型空冷机组、循环流化床机组应用等方面取得国际领先地位[1]。超临界锅炉具有发电效率高、负荷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中国未来大型锅炉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并掌握其动态特性是十分重要的。直流锅炉是指靠给水泵压力,使给水顺序通过省煤器、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并全部变为过热蒸气的锅炉。由于给水在进入锅炉后,水的加热、蒸发

5、和水蒸气的过热,都是在受热面中连续进行的,不需要在加热中途进行汽水分离。因此,它没有自然循环锅炉的汽包。在省煤器受热面、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器受热面之间没有固定的分界点,随锅炉负荷变动而变动。直流锅炉的主要优点是它可适用于一切压力,特别在临界压力及以上压力范围内广泛应用。由于它没有汽包,因此,加工制造方便,金属消耗量小;水冷壁布置比较自由,不受水循环限制;调节反应快,负荷变化灵活;启、停迅速;最低负荷通常低于汽包锅炉[3]。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运行调节特性有别于汽包炉,汽温调节与给水控制的

6、配合更为密切。机组的主要设备之一是锅炉,超临界机组中的锅炉都是直流炉,与汽包炉相比在控制上有其特殊性。最显著的区别是,在直流炉中没有汽包将给水控制系统与汽温控制系统和燃烧控制系统隔离开来。给水系统虽然在超临界机组中只是一个子系统,但其在整个机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使用,调试引进的国外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控制策略、供水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时归纳、研究探讨和改进以形成我们自己的技术,以及对后面超临界机组仿真系统的开发和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直流炉的给水系统进行设计。1.2国

7、内外研究动态超临界直流炉的专利方案,是由移居美国的捷克人马克本生在1919年提出的,192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按他的专利建成了第一台实验性超临界机组。从30年代至60年代,德国、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先后对超临界机组实验台进行实验,发现超临界机组不仅效率高,而且超临界蒸汽也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吸引着生产发展速度快、电力需求急、竞争能力较强的国家如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大步向前发展超临界机组,先后掌握了先进的超临界技术,而且技术比较成熟,自动控制水平比较高[5]。梁福余,庄建华在文献[9]中以国华太仓电厂6

8、O0MW44超临界机组全程给水系统为对象,对给水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实现全程给水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在调试过程中,主要进行了逻辑和参数的调整这种控制策略对其他发电厂同类机组实现全程给水自动调节具有一定参考作用,也为完善其他控制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王玉清,董传敏等在文献[10]中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对象特性复杂、控制回路间相互耦合,导致实现给水全程控制难度较大。把机组整个给水过程分为干态模式和湿态模式给水2个阶段,分别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案。干态模式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