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34685
大小:3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3-23
《我省融资担保行业现状、问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省融资担保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融资担行行业现状至去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8402家,其中国有控股机构占18.7%(我省为404家,居全国第10位);净资产为7858亿元,单一机构平均规模为9350万元(我省分别为403亿元、9950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保余额19120亿元,较年初增长39.1%(我省为1034.55亿元,增长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代偿率0.5%(我省为0.57%)。从总体上看,融资性担保行业运行基本平稳,发展速度较快,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信用风险总体可控。融资担保行业的变化一是融资性担保
2、业务有序开展,作用日渐显现。通过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机构自律,增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的信心,银担合作进一步扩大,全省已与银行开展合作的机构达335家,占机构数83%,担保业务得到有序开展。截至2011年末,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034.55亿元,较年初增长398.61亿元,增长了63.7%。其中对中小微企业、“三农”、高新技术企业的担保余额分别为969.48亿元、175.76亿元、66.45亿元,有力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发展。二是整体合规经营意识明显增强,行业形象改善。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过一年多的规范整顿,在行
3、业实施持续监管的环境下,合规经营意识不断增强,能够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工作,认真落实有关整改要求,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明显减少。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省政府金融办推动的统一行业标识和规范机构名称工作,得到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营造了融资性担保行业良好形象。三是内控机制建设逐步完善,抗风险能力增强。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控经营风险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机构的自觉行为,机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运营日趋稳健。2011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宏观金融趋紧的情况下,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当年发生代偿额5.93亿元,代偿率为0.57%,计提两项风险
4、准备金34.98亿元,拨备覆盖率达421%。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委托贷款等风险资产仅68.51亿元,占其净资产17%。机构的流动性充足,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经营性风险较小。四是监管组织体系初步,监管工作渐入状态。当前,我省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基本建成,监管部门能够围绕落实监管责任、推进行业规范、加强风险控制、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支持地方经济积极做好各项工作。通过抽查,主要监管措施在各地能够得到落实。绝大多数市、县(区)监管部门能够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和监管资料,分析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及时做好行业风险提示。当前融资担保行业存
5、在的主要问题一、银担合作仍是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瓶颈(一)总体放大倍数不高(二)银担合作前景不乐观(三)大型金融机构对银担合作不积极二、资金运用不合规情况比较多(一)运用自有资金对外拆借(二)直接或变相抽逃资本金(三)极少数机构存在吸收资金行为三、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且极具隐蔽性(一)少数机构超范围开展民间借贷担保业务(二)挪用客户保证金(三)为关联人提供担保四、政府直接出资的机构效率较低,或成为新的风险隐患点(一)行政性色彩比较浓厚(二)违规现象得不到彻底解决(三)风险管控隐患大(四)国有参股机构已成为新的风险隐患五、行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6、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一)经营管理较为粗放。(二)专业人才匮乏(三)业务品种较为单一,赢利能力较弱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银担合作关系不顺(一)准入门槛较高(二)合作条件随意设置且苛刻(三)存在道德风险隐患二、银行业金融机构配合行业监管不够(一)三方监管协议多数没有落实(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不规范(三)不顾监管规定与担保机构合作三、行业监管较为薄弱(一)部分地区担保机构无人监管(二)监管意识不强(三)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四)监管手段落后四、行业自律意识不强(一)行业自律组织不健全(二)行业内违规谴责和惩罚机制不完善(三)部分地区担保机构相对过剩
7、五、对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一)现有的扶持政策惠及面小、作用有限(二)再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没有形成有利于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完善机构准入管理(一)严格控制新机构设立(二)下放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限(三)严格审查出资来源(四)规范股权等重大变更事项管理二、提升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一)完善股权结构(二)推动机构做大做强(三)完善公司治理(四)健全岗位配置三、加强账户管理(一)落实三方监管协议制度(二)客户担保保证金实行专户托管(三)强化资金进出管理。四、加强业务管理(一)规范融资性担保费率(二)规
8、范对外投资行为(三)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四)严格负债管理五、加强日常监管(一)实行监管员制度(二)建立非现场监管报备制度(三)建立走访制度(四)加强统计报告(五)推进监管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