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组培苗生产技术论文.doc

甘薯组培苗生产技术论文.doc

ID:61812309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21

甘薯组培苗生产技术论文.doc_第1页
甘薯组培苗生产技术论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甘薯组培苗生产技术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甘薯组培苗生产技术论文1利用甘薯藤茎尖作为外植体的组培苗生产技术1.1甘薯藤茎尖外植体的预处理在田间选取健壮不带病的甘薯藤植株,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剪刀剪取甘薯藤。将剪好的甘薯藤带回试验室,用自来水冲洗5~8min,用现配制的1‰优氯净溶液浸泡已清洗干净的甘薯藤2min,浸泡结束后将甘薯藤摊晾于事先消毒好的塑料筐内备用。将摊晾于塑料筐内的甘薯藤用被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剪刀剪成带3~4个节或3~4个叶片的茎段(剪去最上端的茎尖),将剪好的甘薯藤茎尖扦插在大棚苗床或育苗盘上进行培养,浇足水。大约14d后扦插的甘薯藤将长出新的甘薯

2、腋芽。1.2组培用甘薯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培养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剪刀剪取新长出的甘薯腋芽作为组培甘薯的外植体,剪好的甘薯腋芽放入培养瓶中用自来水冲洗5min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在无菌条件下用3‰砷汞溶液浸泡30~40min,浸泡之后用无菌水清洗4~5次。将已消毒灭菌好的甘薯腋芽剪成带1个生长点的茎段,接种于准备好的培养基上,通过前期培养基筛选试验,笔者获得甘薯藤茎尖组培的较优配方,诱导培养基配方:MS+6-BA1.0mg/L+IBA0.2mg/L+白糖30g/L+琼脂7g/L,pH值5.8;增殖培养基配方:MS+6-BA0.5mg/L+

3、NAA0.5mg/L+白糖30g/L+琼脂7g/L,pH值5.8;生根培养基配方:MS+6-BA1.05mg/L+IBA0.35mg/L+白糖30g/L+琼脂7g/L,pH值5.8。培养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LX。在培养过程中丢弃感菌的甘薯材料。2利用甘薯块根作为外植体的组培苗生产技术2.1甘薯块根外植体的预处理选取健壮无病而且休眠期已过的甘薯块根作为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毛刷轻刷,洗净甘薯表面杂质,放入已消毒的塑料筐内摊晾2~3d;用0.5‰优氯净溶液浸泡晾干的甘薯块根5~8min,继续摊晾1d,移入催芽室内高温催芽,催芽室内

4、用石英炉加热,保持温度38~40℃,用灭菌好的牛皮纸覆盖遮光。15d以后,甘薯块根将长出新芽。2学无止境2.2甘薯块根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培养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剪刀剪取甘薯块根上长出的不定芽,放入培养瓶中,移入超净工作台上,在无菌条件下用3‰砷汞溶液浸泡10~15min,浸泡完后用无菌水清洗4~5次。将已消毒灭菌好的不定芽剪成带1个生长点的芽段,接种于准备好的培养基上,经笔者筛选获得较适宜的诱导培养基配方:MS+6-BA0.1mg/L+NAA0.01mg/L+白糖30g/L+琼脂7g/L+肌醇100mg/L+活性炭1g/L,pH值5.

5、8,培养温度为23~25℃,光照强度2000LX。甘薯块根作外植体的增殖、生根培养基配方与用甘薯藤茎尖培养的相同。在培养过程中丢弃感菌的甘薯材料。3甘薯组培苗的大棚炼苗将已生根且健壮的甘薯组培苗开盖置于培养间内1~2d,移入育苗棚内假植于育苗盘上,育苗盘基质设计为腐殖叶∶红土=1∶3,浇足水,待甘薯组培苗成活后,及时移入育种棚内作生产用种薯的繁育材料。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