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

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

ID:61781669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_第1页
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_第2页
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_第3页
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特定地域旱灾影响工农业发展调研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旱灾情况及其规律;早灾形成的原因分析;旱灾的控制措施与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伊川历史上就是一个早年灾频繁发生地区、气候影响、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供需差额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利设施少,抗灾能力低下、加强现有工程管理,巩固和改善现有灌溉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水资源的调配和开发利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搞好“两大水库”建设,提高农田杭早能力、提高旱情测报和预报水平,建立、健全抗旱信息系统和服务组织、先进科技成果挂帅,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等,具体请详见。摘要:伊川县地处像西丘陵山

2、区,特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十年九早。本文对伊川县的旱灾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杭旱措施与控制时策。关健词:旱情;分析;减灾;对策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西丘陵山区,素有“一山二川七分岭”之称,辖3镇11乡,面积1243k耐,人口75万人,地貌以丘陵区为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地貌复杂,降雨受季风气候影响,年际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特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造成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旱灾最为突出,严重制约着伊川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旱灾情况及其规律伊川历史上就是一个早年灾频繁发生地区。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873年至公元1946一2819年间,境内

3、共发生旱灾513次。其中连年干早,影响农业严重减产或绝收的大旱灾160次。1950一1993年,全县平均每年早灾受灾面积为1.67万h澎,成灾面积1.20万h时,受灾率为71%。其中受灾面积2.67万h耐以上的有7a,平均6al次;受灾面积1.80万hmZ以上的有15a,平均每3al次。受灾面积1.00万h耐以上的有22a,平均每2al次。4学海无涯伊川旱灾有一定的规律,从近45a来早灾发生情况看,除了在一年内出现大旱或特旱外,每隔6一10a出现1次连续2一3a的大旱灾。且秋旱次数多于春旱,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除连续几年早灾外,建国以来有7a粮食大减产,其中因秋早造

4、成粮食大减产的有6ao二、早灾形成的原因分析(一)气候影响。伊川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致使降雨呈现“雨量少、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悬殊,’3个特点。年平均降雨量600一goomm,且多集中在6一9月份。据统计7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元、12月份的17.9倍,年际间最大降雨量为最小值的2倍多。因而造成每年局部地区干旱,以及个别年份或连续几年降雨偏少,形成旱灾。(二)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供需差额大。伊川县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亿耐,与土地资源组合极不协调。占全县总耕地面积10%的山区,拥有水资源为2.8亿耐,占总耕地面积70%的山区,人均1640m3,公顷均2.28

5、万m3;而占总量的70%丘陵区,水资源量1.9亿耐,人均430耐,公顷均仅有3750m3,且地高水低,开发利用困难,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经常处于干早缺水状态。(三)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伊川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山高坡陡,地面植被较差,加之历史上的毁林开荒,扒坡种粮,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854k时,占全市面积的687%。目前已治理面积只有340k时,占流失总面积的42%。全市森林覆盖率仅有24.3%。致使陆地表面对水分的再分配机能削弱,水源失去涵养,系统生态状况恶化,从而导致了降水日趋减少,灾害频繁发生。(四)水利设施少,抗灾能力低下。

6、由于伊川地形复杂,水利建设难度大,到现在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和旱保田面积较少,水利化程度仅有30%,70%的耕地是“望天收”。因而,一遇干旱,抗灾能力低,形成小旱小灾,大旱大灾。三、旱灾的控制措施与对策(一)加强现有工程管理,巩固和改善现有灌溉工程,搞好挖潜配套,提高灌溉效益,扩大灌溉面积。首先,为充分利用全县境内现有的9条万亩(667hm勺灌区及陆浑灌区的各项灌溉工程和设施,抓好目前伊川县已进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内的有利时机,进行更新改造,维修养护,确保4学海无涯效益充分发挥;其次,建立农民用水管理协会,加强用水管理.细化田间耕作措施,杜绝大水漫灌,提高水的利用率

7、;第三,对水源可靠主体工程已建成的井站灌区,加快灌区节水灌溉工程配套步伐。同时对已具备水源条件的沿伊河小型灌区及中小型水库灌区,积极争取项目,及早动工修复原有老化失修工程,加快配套力度,尽快发挥效益。(二)发展节水型农业。从引水、提水、输水、配水等工程着手减少水量损失,大力推广喷、滴灌和管道灌溉新技术,搞好渠道防渗、平整土地,提高田间灌溉工程配套程度和质量。同时配合科学的农业措施,研究推广需水量较少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三)搞好水资源的调配和开发利用。首先,加强现有蓄水工程的管理,优化调度运用;其次,在两岭区利用现有沟壑兴建一些中小型调蓄和引提一l二程,改变水量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